第18章 千金买官韩山童(求票)

    第18章 千金买官韩山童(求票) (第2/3页)

柴米油盐,古代柴在米和油盐之前,盖因如此。

    此时许多病症,若是喝热水,热茶汤便可救治,但柴火稀少,此时在许多大城市,打柴的樵夫能够靠着打柴养活一家老小,故而能够在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喝到热腾腾的酥油茶汤,是极高的待遇,也显示出哈麻身份地位不同。

    帐篷中间还有一只烤全羊,正烤的滋滋冒油。

    “哈麻大老爷,不知此次,大丞相燕帖木儿与二丞相伯颜是否在上都?”

    哈麻正拿着一柄韩山童所送的制作精良的纯金腰扇把玩,腰扇可以折叠收起,这把腰扇专程找来江南巧匠,以金丝编制,不仅能够折叠,也能够伸缩,扇风清爽,上面以金饰镂空雕绘着梅兰竹菊,清雅脱俗,让哈麻看的眼睛直亮。

    听到韩山童的话语,哈麻这才抬起头来,哈哈笑道:“那是自然,大丞相必定是要来上都的,你此次来,所求何事啊?”

    韩山童看了看站在外面的刘福通,对哈麻笑道:“我在地方传教日久,深感自己学问较浅,想拖哈麻大老爷行个方便,引荐一下大丞相或者二丞相,允我白莲教的香主,也进入集贤院,为大元百姓谋福利,也好使大元对我白莲教众收税征税。”

    韩山童此语,话中有话。

    大元的集贤院,在忽必烈时期就归属于翰林院管理,领着国子监,道教及阴阳、祭祀、占卜等事,乍看不起眼,实则对大元的官场影响很深。

    如当今与许衡齐名,并称“北许南吴“的大儒吴澄,此人便在国子监行走,学识渊博,乃是国子监丞,大元的燕帖木儿等蒙古人深知自己打仗是把好手,但是治国要用儒臣和色目人,故而在收税这方面,多仰仗吴澄这些汉人大儒出主意。

    而集贤院总管天下道教阴阳,很多大道士在此处混得官职,得蒙大皇帝和权臣信赖,一高兴,就将各地的税收权包税封给道人番僧。

    如那将宋理宗头颅从皇陵中挖出,做成了密宗嘎巴拉碗的番僧杨琏真迦,此人就被大皇帝忽必烈封为江南释教总管,拥有江南好几个大府州的税收权。

    大元的皇帝并不笨,基本上在逐渐掌权后,就有意识的利用僧尼道士,番僧喇嘛来对抗蒙古权贵和色目人,如忽必烈时他宠信色目回回阿合马,导致阿合马做大,朝中都是色目回回,逐步架空了忽必烈的权力,他便利用深受汉化的蒙古儒臣安童,从集贤院选了几个道士和和尚来掌权,最后利用汉人千户王著和汉僧高和尚将阿合马刺杀,使得色目回回无法做大。

    韩山童可以说是白莲教数百年传承以来,得天时地利人和最得天独厚者,深知天下如今到了神器崩碎的关口,若是得势便可成为真龙,想要在大元朝廷,谋个一官半职。

    而哈麻闻言,却皱了皱眉。

    他眼神闪烁,心中冷笑,这帮汉儿,真当我哈麻是蠢驴木材?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