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杨科长的忠告(求推荐,收藏!)

    第四十二章 杨科长的忠告(求推荐,收藏!) (第2/3页)

顿酒简直太值了!

    “王老弟,我看你这么年轻,前途无量啊,哥哥跟你说一句,做化工和涂料这一块,一定要把该做的环保处理做好,现在政策还好,保不准后面政策就紧了,如果你想做的持久,最好对自己要求要高一点。”

    这句话说完,王超跟第一次认识杨科长一样,这话可就太对了,已经准确的判断到了后面的局势,化工这一类产业可不就是这样!

    杨科长这个人有脑子,也有胆量,王超认为他可以结交,虽然不知道后世这哥们走到什么高度,反正代价也不大,完全可以随手落一子。

    抱着这个想法,果然是宾主尽欢,酒逢知己千杯少。

    而且王超还有更深一步的打算,等到现在这一块地最后临近拆迁的时候,他那个时候的工厂肯定也会因为环评要求被强制迁出到开发区,甚至去到北江区域,也少不得跟环保局打交道,反正做了化工,环保局就是常客了,必须有几个靠得住的朋友。

    第二天,王超在宾馆醒来,请假回来一天他实在不想跟王学兵和温芳芳说,省得麻烦。

    因为上午还准备回去上课,王超和沈亮一大早就回去虞山了。

    接下来张晓东赶忙安排之前在家里的工人回来复工,厂里的订单完全溢出了,堆了四十多万的原材料,也就满足一个月的生产。

    这些原材料可是可以带来七八十万的利润。

    十二月初,王超的论文果然在期刊上发布了!

    周成宇告诉王超,这篇论文的反响非常好,有很多业内的朋友在咨询这篇论文是出自哪个经济学研究者之手。

    在征得王超同意之后,周成宇一概告知,是虞山理工一个大一新生在余重光教授的指导之下完成的这篇论文!

    业内一片赞誉,余重光的名字再次被提起。

    周成宇还告知了,省里也准备借用这篇论文发表在扬子晚报上。

    扬子晚报,说起来王超还吓一跳,这可真是江南省的主流媒体之一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王超都可以在王学兵的桌面上看到扬子晚报的身影!一般江南省只要自诩为读书人的,哪个不是闲暇时间拿起扬子晚报翻一翻。

    到了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