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大宋要完了

    227 大宋要完了 (第3/3页)

   黄公子见孟修远还记得他,十分欣喜,笑着朝孟修远又是一拜,随即开口说道:

    “恩公好记性,在下黄瑾瑜。

    当日曼陀山庄之中,考虑恩公相救,才能留得一条性命……”

    说话间,他身后走来一个衣着朴素的美妇人,手里还牵着一男一女两个娃娃,十分得体地也朝孟修远,举手投足之间颇显贵气。

    这黄公子见状一边热情地向孟修远介绍他家中妻子儿女,一边拖住孟修远的袖子,非说是要请他吃饭,好感谢一番他之前相救的恩德。

    孟修远本想拒绝,可这黄公子却怎么也不肯罢休,连带他妻子儿女也齐齐出声邀请。见此情形,孟修远只觉得盛情难却,便也就留了下来。

    这黄公子见孟修远松口,样子十分激动,当即赶忙叫客店老板在楼上开了间清净上房,又点了许多菜,让店家做好之后送上去。

    “荒野小店,条件有限。

    怠慢了恩公,还请莫要怪罪……”

    房间餐桌前,这黄公子十分客气地和孟修远说了一句,随即提起酒壶,给孟修远倒满酒杯。

    而他旁边妻子则是也没闲着,同样满脸堆笑,忙着帮孟修远夹菜侍候。

    “黄公子客气了……若我猜的不错,公子是遇上事情了吧?”

    孟修远也不是第一天出来闯荡江湖,见黄瑾瑜如此恭维态度,自是知道对方应该是有事相求。

    这位黄公子闻言,脸色有些尴尬,可犹豫片刻之后,还是老实对孟修远说道:

    “孟大侠好眼力,我最近确实是遭了难了。

    我和拙荆一路从大宋逃至大理,本想着在这买一块地,日后在此扎根生活。

    哪想着路上遇了劫匪,身边带着的那点金银细软都叫劫去了……”

    他随即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大概就是描述自己到底是在哪里遇了劫匪,那些劫匪如何凶残,自己又是怎么险象环生地带着妻子儿女逃了出来。

    总而言之话中之意,便是想请孟修远这位“慈悲心肠的大侠客”再出手帮帮忙,将他丢失的那些财物找回来。

    孟修远闻言,虽觉得这黄公子话中又夸大之意,倒也没觉得他用心不正如何。毕竟如此状况之下,用尽办法想要找回家当,也是人之常情。

    这种事情对孟修远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便也没有推辞,点了点头应下了此事。黄公子见状大喜,领着妻子儿女当即跪下朝孟修远谢恩。

    孟修远看他这幅模样,心中愈发有些不解,先是将他一家扶起,而后出言道:

    “黄公子,我帮你这忙倒是不难。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想要问一下,还请伱不要怪我冒昧。”

    “不会,不会!恩公请问,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黄公子赶忙摇了摇头道。

    “嗯……我记得,上次黄公子曾说过,令尊在汴梁为官,官职还不小。

    怎的公子要拖家带口来这大理定居,身边连个管家佣人却也没有?”

    黄公子闻言脸色一黯,显然是被戳到了痛处,不过面对孟修远,他倒也没敢隐瞒,而是一五一十地说说道:

    “不瞒恩公,我家最近确实是突遭变故。

    此事,还要从太皇太后几月前驾崩开始说起……”

    原来,前些日子,大宋的太皇太后驾崩,朝堂风云突变,这黄公子的父亲因属于“旧党”,不受当今皇帝所喜,所以被找了个名头,罢官放逐。

    黄家一下子因此衰败,这黄公子也不得不离了京城,拖家带口地另找一地谋生。

    孟修远闻言,仍有些不解,出声问道

    “即便如此,公子何故不留在大宋。

    非要千里迢迢,来这大理偏荒之地?”

    黄公子闻言反倒是也有些意外,朝孟修远问道:

    “恩公难道不知道么,这大宋和辽国开战了。

    宋国境内人心惶惶,我既然已在那没了立身之地,索性便不如来了这大理,也好躲避兵灾。”

    孟修远闻言一愣:“宋辽开战了……”

    黄公子闻声点了点头,颇有怨气地说道:

    “哼,那大宋的小皇帝,穷兵黩武,既不能知人善用,又不会审时度势。

    就凭大宋这些兵将,如何打得过辽国?

    我看这大宋,肯定是要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