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买宅基地!

    第五章 买宅基地! (第2/3页)

,停两台车都绰绰有余。

    郑兴建很认同,“刚好你也去看看你奶奶,给老人塞点钱,东西就不要提了,那些营养品放着又不吃,最后都坏了。”

    “小叔,我哥明年结婚,家里就住不下了。你们家隔壁不是还有块宅基地要卖吗?你看我们家买过来,我们两家做个邻居怎么样?”

    郑兴民觉得很突然,他之前跟郑兴建提过这件事,大哥不可置否,怎么做侄子的又突然提起这件事?

    而且郑兴民对大哥家的家境也知道地十之八九,兄弟俩之间做生意,也经常互相拆借。

    大哥郑兴建在省城已经买了一套房子和门面房,应该也没什么余款来买宅基地,建房子。

    郑兴民家隔壁那块宅基地一百五十个平方,地基已经全部打好了,可以直接建房。

    虽然名义上宅基地不能转让,可是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操作空间。只要买方双方同意,在村委会做好公证,其实还是可以交易的。

    郑兴民脑子转得很快,立马知道是郑文桐准备出这笔钱,不过这是好事,他也很赞同。

    “现在可不是零九年那会儿,隔壁刘全家现在开价是三十万,你要想把房子盖起来,加上装修,前前后后得小一百万。”

    重生前的郑文桐是经历过中楚省的疫情,通济县所在的红山市又是除了省城江楚市以外的重灾区。

    当时郑文桐回家过春节,硬生生和家人在家隔离了两个多月。对比下来,郑文桐觉得还是住自建房舒服。

    小叔家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菜,奶奶没事就去打理,米面粮油又比较充足,还给大哥郑兴建一家送了不少物资。

    郑文桐将自己的烫金名片递给小叔,郑兴民接过来,“斜坡资本(华夏)有限公司CEO,浦东南路588号浦发大厦1506室。”

    郑兴民觉得很惊奇,“浦东南路我去过啊,是不是在东昌路地铁站附近。”

    “对,和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隔条街,在我们公司办公楼,就能看到东方明珠。”郑文桐简单介绍了一下。

    郑兴民看着侄子,觉得难以置信,这好好的程序员不做,怎么出趟国以后就摇身一变成金融高管了?

    “我在荷兰旅游时,认识了一位跨国投资基金的老总,他有意回国投资互联网企业,我也参与了公司的前期筹备。”

    真正的亲人之间就没那么多忌讳了,郑兴民直接问,“那你这个CEO每个月薪资多少钱?”

    “我们这种管理岗是年薪制,一年五十万,如果公司业绩好,还会有股权激励和分红。”

    郑兴民当然知道侄子说得是人民币,不过一个月四万的工资也不少了,周玉玲听到儿子这么有出息,脸上是压不住的笑容。

    郑兴民都想劝一下在省城读大学的儿子,如果有一份年薪五十万的工资,还不如放弃考公务员。

    堂弟郑文柏九二年出生,下半年读大四,国贸专业,正在学校备战明年的国考和省考。

    “那楼下的保时捷?”郑兴民询问,五十万年薪可开不起两百万的保时捷。

    “公司给配的,油费也是公司报销。”郑文桐说得半真半假。

    郑文桐和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免租金。

    租赁期间,公司使用车辆期间所发生的汽油费、过路费过桥费和停车费由公司承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