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创建吉家公寓!(求推荐+收藏)

    第七章 创建吉家公寓!(求推荐+收藏) (第2/3页)

道,你可以在附近转转,打听一下那里有房源准备出租。”

    “问清楚以后,再和小舅他们一起去租,自己一个人不要过去,毕竟人生地不熟,小心遇到坏人。”

    交代完小舅妈,郑文桐跟小舅说,“你们四个人要转行做监工,不要想着自己去做装修,这附近也有很多装修工人,叫他们过来做事,你们去监督他们干活。”

    “吉家前期只有你们五个人,过几天郑家村还会来一批人,十个年轻小伙。”

    “领头的是我二爷家的郑安国,小舅你肯定认识。到时候你们请过来的装修工人,能好好干活就留,指望磨洋工混日子,让他们滚蛋!”

    “咱们中楚省人过来做正当生意,不惹事,但是绝对不怕事。公司里已经聘请了法务主管,只要不违法犯罪,出什么事,由公司给兜着。”

    东江科技园这边的二房东群体构成很复杂,与人为善的老好人性格在这里很难立足。

    小舅为人聪明,社会经验丰富,杨建文是军人退伍,能打敢拼,两个人之间确实配合默契。

    郑文桐是郑家村文字辈,郑安国从辈分上讲是他的晚辈亲戚,他应该喊文桐堂叔。

    这些青年早期是跟着郑兴建混的,毕竟典当行,低收高卖,也做民间借贷。

    这年头规规矩矩的借钱人多,但是老赖也不少,遇到这种蛮横耍泼的,你就得用点灰色手段让别人乖乖还钱。

    毕竟借钱时是孙子,让他还钱是大爷。不过好在郑兴建虽然手腕厉害,也干不出那种欺男霸女,丧尽天良的买卖。

    郑兴建借钱给别人,自家人不收利息,熟人介绍,有典当物,月息一分。

    没典当物,有人担保的,月息两分,算是相当厚道了。

    郑安国这波人用来做房产租赁,其实有点大材小用。从14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市场如火如荼。

    郑文桐是想入股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这样郑安国他们就干起老本行,算是派上用场了。

    等业务做大以后,还可以将这块剥离出来,成立不良债权处置公司,专门对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逾期债务。

    许芬之前说购买法拍房,其中很大的一个风险,就是原屋主耍无赖,不愿意腾空房屋。

    开玩笑,等郑安国他们过来,原房东名下有几家公司,几处房产,老婆在那儿上班,孩子在那儿念书,保姆阿姨是哪个省的人,都给你弄得清清楚楚。

    你要是选择不配合,耍无赖,在合理合法的操作下,有的是法子让你乖乖腾空房屋。

    郑文桐觉得这种每天租个一两套毛坯房,成不了什么气候,最好是找个项目,一次性开发几百套租赁房源,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快速回本。

    郑文桐一打听,东盛路和石子路有两家厂房对外出租,将厂房改造成长租公寓,比小区里租毛坯房的成本更低。

    对照重生记忆,郑文桐已经否决了东盛路的厂房,毕竟那个地段19后就拆迁了,等郑文桐投入成本改造完成,却一拆了之,那就欲哭无泪。

    相反石子路这家厂房改造成公寓以后,一直好好经营,那位东南省的老板一年租金净收入保底超过300万。

    这家厂子产权一部分属于村集体,一部分属于镇里。村干部倒是比较热情,不管是出租还是出售都没问题。

    结果到了镇上咨询,相关部门就开始打哈哈,一推二六五。郑文桐知道遇到幺蛾子了,得想办法处理。

    此时郑总的财务经理姚雨彤发挥重要作用,她提供了一份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