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眼光依旧是那么地长远

    第六百九十四章 眼光依旧是那么地长远 (第3/3页)

有这样的事,这两国,想要卡朕的脖子。大概是听说朕在大食开采石油赚钱了,眼红了,又知道接下来朕要发展汽车工业,需要大量的橡胶,便打起了提价的主意。”

    长孙晴:“那这事陛下解决了没有?”

    李重:“还没。”

    长孙晴:“那陛下你还说,没事可做。”

    李重:“这种小事,还不值得朕亲自出手去做,而且……卡脖子这种事情,永远都会有,除非,是要这天下全都属于朕的。”

    长孙晴由于知道这天下要想全都归大唐,那就得打仗。

    此时……

    也不由得谨慎了起来。

    并没有跟李重说,那陛下你可以去打仗。

    正当她在思考着这个的时候,李重也是继续道:“既然他们卡我们脖子,那我们就自己种。或者是干脆直接自己去美洲运。他们卡不了多久。”

    之后……

    李重便又叹了一口气,然后道:“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没意思。”

    长孙晴也是以无奈的,满含爱意的眼神看着李重……

    得!

    这样的事,原来在他看来,就只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不过……难道不是么?

    这不就是讨价还价,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李重看来。

    如果这两国敢公开向大唐宣战,那李重说不定反倒是会看得起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件大事。

    但估计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应该都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此时的辽国跟交趾国,李重以为,就有点像是后世的印度。

    贫富差距,应该说,绝对不小。

    但即便是如此,由于已经是进入到了大航海以及是工业化的社会,这也就导致了。

    即便是两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确实是有点悬殊,可百姓至少也都还能活得下去。

    再不济……

    如果在国内活不下去,那就去开发美洲,去开发东南亚嘛。

    当然!

    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可能这两国都不会出任何的问题。

    但如果是再过一百年,甚至是二百年以后,那李重觉得……

    这就有点不好说了。

    因为他们跟大唐不一样,他们没有李家。

    他们的上层贵族只知道剥削百姓,却不知,也应该要善待百姓。

    等什么时候百姓觉得过不下去了。

    那这两国的动乱,估计也就要开始了。

    首先……

    应该会是一场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农民起义。

    而这一场农民起义,说不定会发生在这两国的海外。

    发生在他们控制薄弱的地方。

    然后……

    便是与美国从英国的控制中独立一样,这些海外的地方,开始纷纷脱离两国的控制。

    就拿美国跟英国来说,美国就花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然后从英国的控制中独立。

    当然!

    李重以为,以东方人如绵羊般温顺的性格,也没有经过文化复兴的洗礼,应该说,可能会更加地慢一些。

    说不定拖到二百年,三百年,甚至是四百年以后都有可能。

    最后……

    表现形式上,估计也有点不一样。

    美国会独立,然后自己用更先进的制度来建国。

    而从辽国跟交趾国分裂出去的这些国家,比如说美洲,比如说澳大利亚,他们可能不会独立地建国,准确地说,是在国家的制度上,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一定会有割据势力!

    而且是能跟宗主国叫板的割据势力。

    所以……

    这战争的前期,一定是辽国跟交趾国平叛、收复国土。

    当然了!

    这其实也不太好说。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很低,但不能说完全没有的可能,那就是因为互相卡脖子,然后卡急眼了,最后说不定就打起来了。

    事实上……

    这样的可能性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的。

    只不过……

    都这么久都没有打过仗了,李重估计,他们会选择以打仗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可能性,还是有点低。

    这其实也要看大唐的微操。

    大唐也不能剥削两国,剥削得太狠。

    你就比如说……

    卖大量的汽车到两国,然后疯狂地掠夺两国的财富。

    这肯定是不行的。

    这只会让两国眼红,然后合起来一起对付大唐。

    不过……李重研究汽车,这还真不是为了卖给他们。

    李重研究汽车,是为了让大唐百姓能过上更好、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

    而不是为了赚钱。

    他跟那些但凡能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要被民众挂在路灯上的资本家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若是资本家,那估计不用五十年,这辽国跟交趾国说不定就对大唐宣战了。

    他们肯定会喊口号,要打倒大唐,打倒大唐这个只会赚走他们百姓的血汗钱的宗主国。

    最后……

    李重不由得想得有些出神,如果自己要想尽快地统一全球,那这样的作死的行为,似乎也不是不能做。

    但就算是真的把这两个地方给打下来了,要想真正统治下来,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你这样的做法是资本家,不得民心的资本家。

    打下一个国家很容易,真正难的,却是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

    当然!

    你也可以像大清一样,我管你得不得民心,反正,只要笼络住上层的官员就行了。

    所以……

    自己该如何选?

    是相信后人的智慧呢。

    还是说……

    不给后世子孙留下烦忧?

    登基的第六年。

    李重的眼光依旧是那么地长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