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定都?

    第六百九十六章 定都? (第2/3页)

就是,当你要去给山沟沟里的人,带去温饱的时候,你不能不考虑山沟沟的人是否、又或者是能不能给大唐带来好处。”

    “万一那是一个无底洞怎么办?难道……你就要这样一直往里头砸钱么?”

    “那……该怎么办?”

    李重:“那你就要自己算一笔经济账。或者……是要算自己能不能承受得来,能承受几天。”

    ……

    对于太子李垣,虽说如今年纪才不过堪堪十一岁。

    但是……大唐群臣,却莫不对这位只有十一岁的太子,常常是交口称赞。

    说他宅心仁厚,说他将来绝对会是一位明君。

    只能说……

    他们都夸奖错对象了,他们真正应该夸奖的,反倒是李重这个陛下。

    因为如果没有李重这个陛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给他灌输各种治国的思想,李垣根本就不会成为他们口中的那样的人。

    这一年。

    李重也是不知不觉就到了三十岁。

    十年间。

    大唐改变的东西不少。

    比如说……

    煤油灯,此时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

    又比如说……

    汽车这种东西,除了载货的货车,像是长途汽车,也都被慢慢地发展了起来。

    毕竟是几乎倾全国之力。

    这汽车的数量,从十年前只有三位数,现如今……

    即便是内陆,也就是洛阳这样的城市,都能够见到汽车的身影。

    讲道理!

    此时的东边以及东南沿海的繁华,就算是这住在洛阳的李重,都不由得有点羡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石油直接就是运到沿海的港口,然后就在当地进行加工。

    而要把加工后的成品,再运到洛阳来,就又得再增加不少的运输成本。

    因此……

    或许在沿海很便宜的汽油,到了洛阳,这价格就至少得再翻一翻。

    这也导致了,最近十年间,这经济发展,也是极度地‘不平衡’。

    以往……

    一般都是国都的经济要强于其他的地方。

    即便是传说中的扬一益二,那也是唐朝中后期,洛阳被打残了以后的事。

    但现在呢!

    就不是那么说了。

    可能沿海的百姓已经用上了好几年的煤油灯,然后,洛阳的百姓几年以后,才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