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仁者之剑

    第三章 仁者之剑 (第2/3页)

窃窃私语,就像是蚊子嗡嗡嗡的叫。

    直到上课的老师走近教室,教室里才彻底安静下来。

    这种一动一静之下的氛围,再加上窗外的阳光,以及书本的味道,总是给赵成一种心灵上的滋养。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养神了。

    不过,这也只对赵成这种特殊人世有效果,其他的学生,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知这般安逸的珍贵。

    物理课之后是历史,此间世界,文理不分家。

    而其中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追求一种心智上的全面的发展。

    不格物,无以知真,不晓史,无以继德!

    数理化,晓的是真知;政史地,承的是道德。

    前者传授的是世界运转的道理,学到了,就不会迷信,后者,晓古,知今,参悟的,是社会的运转变化。

    而此间,大行其道的修行,更是重心,心不正,无以成,心不诚,无以成,是以,自然不会去做一条腿走路的事情。

    至于知识的精分细化,那是大学时候的事了,高中阶段,更注重素养的培养。

    相较于物理这种,精准的知识,历史课,赵成虽然是长期性的神游天外,间歇性的听几句,但一堂课下来,也能有所得。

    而对于历史,赵成本身就有兴趣。

    毕竟,这个世界的历史,自商之后,和前世的历史,就呈现出了一种交错变化的双曲线的形态。

    其中有许多相似的人和物,但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比如说春秋,彼时孔夫子周游列国,单手举城门,勇冠八方。

    而最关键的,还是如此威猛的夫子,是去和人讲道理的,并非是比武力。

    而如今,洛阳曲阜的博物馆里,还保存着,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时候,佩戴在身的巨剑。

    至今千年以降,那巨剑上,还余存着,夫子的“仁”之剑意。

    后面秦一统天下,始皇帝,更是神功盖世,天子剑法,划分九州,剑锋过处,所向无敌。

    而秦亡之后,继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