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票,卷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章: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票,卷末) (第1/3页)

    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已经成为帝国实际统治者的大唐太子李世民再次见到了洛苏。

    在李世民这二十八年中,他只觉自己攀登的越高,眼前的这个人就越发的神秘。

    似乎越靠近洛苏,就越能感受到他的高不可攀。

    周国公府,廊腰缦回,公服后院,大柳树下,翠绿嫩枝。

    “大唐太子,洛阳一别,经年已久,别来无恙乎?”

    “文公,我……”

    李世民有无数的问题想要问洛苏,茶杯滴溜溜的转到他的面前,洛苏微微笑着,“喝杯茶,慢慢说。”

    李世民饮下一口清凉的茶水,将激荡的心情略微平复一下,缓缓问道:“文公,如今我已经几乎摄政,所求之道若何?”

    洛苏摩挲着手中茶杯,淡淡说道:“第一步自然是安抚人心,李建成死去,没有你死去问题那么严重,但他还是有些旧部的。

    想必你已经决定宽恕太子建城的旧部。

    但你说的话做不得数,没有人会听,很少人会信,因为有很多人会‘体察上意’,只有真正的行动才能够让天下人看到。

    就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上,那些李建成的旧部一定在被杀害,乃至于被冠以谋反的罪名诛杀。

    其中不少是你的旧部所为,还有的人要借着李建成旧部的命来升迁,你要如何去处理这些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你会接到数不清的谋反案件,其中有一多半都已经直接被平定,一大批维护你统治的‘功臣’等着你封赏。

    伱封赏他们,就会有更多假的谋反案,建成旧部就不能安定,你的宽恕政策就会是一场空。

    你不封赏甚至惩罚,那其中就一定有真的谋反案不能被镇压。

    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李世民闻言沉默,这的确是一個棘手的问题,甚至不用等几个月,现在就已经有谋反案报上来了,而且还牵扯到自己的舅家。

    李世民一眼就看出来是挟私报仇,但由点及面,如今天下汹汹,可见一斑。

    洛苏也不着急,他静静地等待着李世民思索。

    李世民短暂的考虑后,还是坚决的说道:“我宁愿有谋反发生,也一定要将这种裂痕消弭,我要坚持我的宽恕政策。”

    洛苏对李世民的选择并不意外,在李世民身上有一种强烈的自信精神,那是一种包容万物的气魄,“既然如此,你可以下达一项诏书。

    鉴于对建成旧部的攻讦激烈,在近两年告发的谋反案都不受理,告发谋反的和被举报的,都到长安来对质,不允许私自处理,私自处理的按照挟私报复杀人处理。

    两年时间足够你向天下展现你的诚意了,只要你有决心,这件事不是大事,只是需要耐心,时间会证明你已经放下了屠刀。”

    李世民眼前一亮,只听说过免除一地几年税收的,还从来没有人说过,可以几年不受理某个类型案件的。

    真是妙啊,至于有没有人会真的借着这条政策造反,李世民表示先让他发展两年,否则还不够他一只手打的。

    困扰着他的一个问题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解决掉,让李世民很是欣喜说道:“看来我向文公求道果真是正确的,还请文公教我,如何成为您口中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建立古未有之的功业。”

    洛苏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气氛顿时沉重起来,李世民感觉他在望着自己,但又好像穿透自己望向无穷远处,洛苏缓缓道:“对汉末以来三百多年的历史拨乱反正,追忆过往之神圣。

    再开前所未有之格局,给诸夏寻找一条新路就足够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革新革新,周迥异于汉,唐要迥异于汉才是。”

    开未来的局面,李世民暂时没有头绪,但前半句他注意到了,“拨乱反正?”

    洛苏早就思索过无数次,此刻直接说道:“曹魏开兴庙号之风,又有勋爵滥辞,是否应该废除。

    谥号虽然准确,但有人是不应该拿到谥号的,这些人都应该去掉。

    最严重的莫过于史书,写史书者,对本朝多有回护,要修正。

    对于其中王侯将相到底该用本纪还是世家?

    其中有不少家族使用世家是否不妥?

    有的人单独列传是否不对,有些合传是否条目不清。

    这些史书都要重新修订,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诸夏脉络该如何梳理,才能体现统序不绝,汉末列国谁才是正统,或者并未正统。

    我曾经和你说过,要建立一座自三皇五帝开始的帝王庙。

    汉代以前没有太大争议。

    汉代之后,尤其是汉末列国的君主,谁应该进入,理由是什么。

    历史上的君王又有谁应该站立在关键的主位上。

    汉书中对于那些有庙号的天子,都有一句至高的评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也’。

    这句评价在后来的史书上也有,我认为应该删去,因为大多数人配不上。

    但在帝王庙主位上的君王,都应该有这一句评价。

    这相当于对历史上每一个君王排序,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君王本身,还有这个时代的需要。

    帝王庙既然有了,那文庙和武庙是不是同时要配备,跪在三庙前的人,选谁进入,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表彰谁,唾弃谁,将会影响未来整个天下。

    这种对天下意识的重塑,就是拨乱反正!

    当年素王翦除殷商,制定周礼就是一次对天下意识的塑造。

    到了汉代,从刘邦到刘彻,两代摄政,四位天子,再次重塑了纷乱数百年的诸夏意识。

    而现在,如果你能塑造纷乱三百多年的诸夏意识,又有谁敢说,你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呢?”

    李世民直接被震住了,这是他从不曾思考的领域。

    洛苏就像是那片星辰灿烂银河炫目的夜空,他则是站在山顶上遥望着那片星空的孩子,现在星光照在他的身上,让他目眩神迷,不能自已。

    仅仅是从洛苏的话中,他就感受到无穷的美感,制作礼乐,那该是何等伟大壮丽的事业啊。

    根本就不需要听洛苏对未来的规划了。

    根本就不需要知道洛苏对功业又有什么伟大的构想。

    仅仅对过去的拨乱反正,就已经足够!

    李世民抱拳肃然道:“还请文公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我不能没有文公,大唐不能没有文公,诸夏不能没有文公。”

    洛苏嘴角带起一丝微笑,却叹息道:“此生为周臣,不可入大唐,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知道的,就来这里找我。”

    他话中带着无限感慨,带着无限的沧桑,这一刻,李世民突然从面前这个并不如何苍老的人身上,感受到一股时间洪流的味道,在一瞬间冲击的李世民有些睁不开眼。

    李世民僵住,但他的脑子却疯狂的转动着,他几乎是福至心灵的说道:“文公,您是古代的贤臣,就如同神话中的人物一般。

    我一个后辈又怎么能够让您成为我的臣子呢?

    我想要成为您的弟子,但想必您是不愿意收下我的,我郑重的请求您,担任大唐的国师,位在三师之上,尊崇无比,您不是臣子,而是老师,天下所有人的老师。”

    位在三师之上,在大丞相废黜后,三师就有种大丞相的味道,三师的地位还在三公亲王之上,李世民当初的天策上将,在亲王三公之上,但在三师之下,而现在洛苏在三师之上,三师之上只有一个位置,那就是诸夏天子。

    当听到“国师”两个字的时候,洛苏就知道自己和大唐实在是有缘,自己和李世民实在是有缘,他也福至心灵般的感受到一股冥冥中的指引,或许素王老祖让自己降世,就是为了眼前的这个英武的年轻人。

    李世民希冀的望着洛苏,眼中带着宛如星辰的闪光,有清清楚楚的辉光在流转,洛苏抬眼望向他的瞳眸深处,一片碧朗晴空,素王啊,我将遵从您的指引,这世上再也没有比洛苏更崇信素王的人了,他点点头确认道:“可以。”

    李世民听到可以两个字,颇有一种当初娶到长孙氏时的感觉,一向稳重至极的他,突然有些感觉坐立不安,他想要大叫、跑起来、跳起来,但他稳稳的坐在原地,只要眼中的炽热能够体现出他现在激动的内心。

    洛苏微微笑道:“太子,你现在最该做的事,是准备接受你父亲的禅让,记得好好准备一番去素王陵,素王会为你赐福。”

    一提到李渊,李世民一下子僵住,瞬间整个人都低沉下来,他略有些嘶哑的问道:“文公,圣人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虽然一点都不后悔现在所做的,但这真的不会影响以后子孙吗?”

    洛苏收起脸上的笑容,李世民有些紧张。

    洛苏沉吟了一下后说道:“现在有一杯茶水,我放在这个石桌上,你可以通过撼动这个石桌掀翻这杯茶水吗?”

    李世民回答道:“自然不可能,这个石桌很稳,不是人力所能够撼动。”

    洛苏点点头,“依旧是一杯茶,我放在一张纸上,你就能轻而易举的掀翻它。

    这个天下就像是这杯茶,决定它会不会动的是根基,以及作用在根基上的力道。

    如果政治制度合理的话,天下就会稳固,就算是有人想要掀翻它,却不会成功。

    如果政治制度不合理,天下自然就会出现不稳,一张纸,每个人都会想要掀翻它。

    你为什么能成功,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大唐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本质上和过去数百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过去数百年中,这种事情太多了,这难道是单纯人心所能够说明的吗?

    是因为政治制度还不够完善。

    是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还存在。

    在你之前,甚至早在邦周时期,就有无数的这种事,你大可不必认为,你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洛苏的分析很有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