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五章:伯符之弟,就是吾方广的弟

    第两百八十五章:伯符之弟,就是吾方广的弟 (第2/3页)

 方广侃侃而谈,听的曹操眼睛越来越亮,目视跟随在身后的枣邸,脸上全是欣赏。

    “枣邸,今年秋粮,吾看着也当大收,东郡一郡,已然站了两州粮秣的五成了,按理,早就该升你的官了!”

    “怎么下令要你去许昌为官,汝总是推脱?”

    “主公,许昌有孟公,石公,已然够用,东郡,那么多主公,大同的心血,说实话,吾舍不得走啊!”

    “主公已然封了司农麾下农官,俸禄多了不少,枣邸心中知足,只望一生为主公看护东郡,实乃枣邸之幸啊!”

    “好,就是可惜了一点,天下士人都和汝一般,大汉,不知道要强盛到什么地步啊!”

    曹操心中感慨,他身后文武,都听着感动,只有荀彧,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不知不觉间,许昌秋粮也已经丰收,自己侄子荀攸,已然用了全力,名下田土产出,却还是比起那石韬,差了足足八成。

    麦粟所差其实还不大,关键那什么稻子,据说是交州种子,水田种出,一亩居然能产将近三斛,五百余斤,远超麦豆。

    此物做出来的米饭,也很是可口,现在许昌之人,都以食米为荣。

    颖川大好土地,春耕时候,就再不为世家所用了,民屯为石韬所管,自己贵为尚书令,在自己家乡,却丢了大脸,这一切,都是方广所赐。

    荀彧格局不同,此事,他不过略微不爽,最让荀令君在意的是,曹操听了许昌秋收消息,脸上的那股淡定,那种理所当然的神色。

    荀彧知道,这是绝对信任,甚至盲信才会有的反应。

    不知不觉间,方广,已然取代了他,成为了曹操心中最为信任之人,那个黄巾小子一年,就成了曹营砥柱。

    麒麟之名,远在令君之上!

    荀彧还在胡思乱想,远处,一个小校飞马赶来,在曹操身边几十步的地方下马,将手中信笺是,送到了许褚手中。

    许褚将急报躬身送给主公,曹操本来满脸笑容,只看了两行信笺所言,已然气的脸色发青,双手搓动间,竹纸已然成为了一堆碎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