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二章、圆融

    四百三十二章、圆融 (第3/3页)

    “刘协,你可知道,丞相操心天下大事,每日两更才睡,辰时就要醒?”

    “陛下为天子,大汉豫州户籍多少,兖州收成多少,可心知肚明?”

    “若不是丞相勤勉,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诸侯,要称王称帝的, 明公和吾,却反而成了大汉罪臣?”

    “汉,乃是九州汉民之国,非陛下手中玩物,以社稷为赌注者,必然反噬失国,陛下当了然!”

    “依陛下才学,诏书尚且漏洞百出,何谈治国之才?”

    “无才,又被刘玄德,江湖手法,董国舅诛心之言蒙蔽,此是吾识人之能!”

    “圣人云,无才无能,可为太平天子,勿干政也?董婕妤为何而死,乃是为汝愚蠢而死!”

    比起曹操,方广更是丝毫情面,也没有给皇帝留。

    羁绊了汉臣有所为的那些情愫,方大同身上可没有,九州之史,魏晋之后逐渐荒唐,方广心中雪亮。

    几句话骂的曹仁,曹洪都是心中痛快,曹操更是怀疑司农偷看了他的日记,说的句句在自己心中。

    “孤,孤!”

    刘协张口结舌,一句话说不出来,方广却偏头,看向曹操。

    “明公,天地有仁道,董婕妤是陛下之嫔妃,其实已然和车骑将军,关系不大了。”

    “今北征在即,吾以为,万事还是圆融一二为好,明公操心的乃是国器之事,万事出头,天下世家高门如何想,不可不虑的!”

    “哪里有明公开疆拓土,养民安邦,却尽得无知士人骂名的道理?一个女子,在明公威德之下,又成得了什么气候?”

    方广之言,听起来啰嗦,其实话中之意,乃是提醒曹操,事情做到位了,骂名都是曹家担着,那些高门,却没有一个出来说话的。

    无论如何,丞相,司农都是汉臣,汉献帝反正翻不起浪花,何必授人以柄?

    方广之话,也是扣着后世魏晋世家疯狂反扑,之史实说出的,司马家对付曹家,曹操手黑心狠,便是他口中曹髦的原罪。

    曹操不是傻子,他是性情中人,一句话,就听懂了方广话语中的潜台词,不可一人做坏人。

    细思方广为自己着想,已然到了入微之境,大汉丞相,不禁摸着下巴,沉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