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风云 七 群雄汇聚

    西南风云 七 群雄汇聚 (第2/3页)

湖中人大多不关心国事,只为争名夺利,而我青城派却是忧国忧民,深得西南百姓爱戴,不过国家之事自有庙堂之人主持,依清霜之见,倒不如豁达心态,为我侠义之辈力所能及之事,若是家国有难,再行我等匹夫当仁不让之举。”

    话音一落,那英俊青年、青城派年青一代翘楚、掌门大弟子廖玉衡便知是掌门养女、小师妹凌清霜的“高见”,廖玉衡回头看了眼凌清霜,咧嘴一笑以表认可。

    上官律听后更是连连点头、倍感欣慰,说道:“说的好,好!巾帼不让须眉!不愧是我青城明珠,比你这个只知铜臭的师兄强多了。”

    凌清霜被众人护在队伍中间,听到师叔夸奖自是一脸得意,这女娃虽只有十七八岁,但已是长得亭亭玉立、顾盼生姿,此时被上官律夸得咯咯直笑,青春秀丽的脸庞一口皓齿明媚动人,同行的男弟子多有看痴了的。

    众人一路闲聊,不知不觉便到山腰,此时已近傍晚,却又见一处营寨,已举灯火,看营地规模得有千余士卒,已经赶到的江湖人士聚集在营寨一处,也有一两百人。

    上官律引众弟子出示路引进了大寨,遥望江湖众人,从衣着看,老相识有西川本地的唐门和绝刀门,洛邑的天剑门,位于北方失地、旧都临济的八卦派。

    另有几个近些年新成立的门派,以中原三绝门声名最盛,还有一些帮派及江湖散人等等,却不见上清派、北苍派、崆峒派、蓬莱岛、天柱峰等老字号门派,看来是大派作风不屑于这区区墓中之宝。

    这山腰军寨热闹非凡,山脚处却有一骑飞奔急赶,马上骑手是一中年汉子,一脸焦急神情,怕是要误了上山的时辰。

    这汉子纵马疾驰间,却见前方一黑衣青年站在路中,挡住去路,正朝他摆手,想来也是迟了的江湖同道。

    “在下开碑手蒋威,阁下何人?为何拦路?”骑马的汉子勒马问道。

    那拦路青年也不答话,竟快步逼近,左手拔出背后长剑,只一剑刺来。

    蒋威大惊,急翻身下马躲避,大喝道:“不远处便是江州军驻地,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拦路劫掠!”

    黑衣青年收剑入鞘,打量了打量蒋威,自言自语道:“略壮硕了些,不过无妨。”

    青年说罢大踏步攻来,竟是要赤手空拳与蒋威搏斗。

    蒋威以一双拳掌行走江湖,见这青年收剑换掌,心中窃喜,便挥舞双拳迎了上去,二人斗到了一起。

    。。。

    却说这北周、南齐虽为两国,但毕竟是几十年前由大周分裂而来,是同属一族、同根同源。

    如今两国休战多年,民间多有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江湖上享有盛名的高手,两国庙堂都是重金拉拢,对于名门大派更是不分地界、优抚有加,所以这北周境内的江湖人也可应招前来。

    上官律环顾大寨,只看这驻军阵势便看得出秦占雄对此事的重视。

    一曲人马镇守山脚,三曲兵马把守古墓、震慑武林群雄,这两千兵马就这么放在枢阳山,要知道整个江州也只有万余兵马,其中巡防营五千人巡弋江路河道,江州城附近只有守备营的五千士卒,这两千人便是从守备营抽调的。

    南齐军制:五十人为一屯,设屯长;五百人为一曲,设曲督;千人为一部,设都尉;五千人为一营,设校尉;万人成军,置将军。北周也差不多,都是沿袭大周军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