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风云 六十九 胸怀天下

    西南风云 六十九 胸怀天下 (第2/3页)

同猴子穿着戏袍一般,实是可笑至极。”

    “亦兄对我大齐官员成见颇深啊,大齐境内百姓千万,官吏十数万计,还能官官如此?朝廷可是一直杀贪倡廉,就算如亦兄所说,总不能都杀了吧。”

    “这倒不必,只需杀一儆百,若是杀一不够,便杀百,杀百不够便杀千,以严苛的刑罚震慑官员,总比现在强。”

    “现在又如何?难道我大齐的律令还管不了底下的官员?”

    “侯爷身居庙堂,对各地的情况不甚了解。如今,差吏犯事,先罚俸,其后撤职,风头一过换个职务便继续当差,若所犯之事较为严重,也不过清退了事;官员违法,更是轻描淡写,地方府衙内部训诫检讨一下,再不成便是调去其他郡县,连罚俸都省了,如此这般的惩戒又有何用?”

    “唉~这各地的官员一心钻营、只想升官发财,本侯不是不知,早向王兄提过数次,奈何这朝廷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则动全身,谁也不知今日要惩治的官员是朝堂哪位大臣的亲信,王兄总要权衡各方的利益。”姜白华叹了口气,眉头紧锁。

    亦天航继续说道:“古圣人有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在下以为知法而犯法者、执法而犯法者当罪上加罪!大部分官员早已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得一干二净,有志之士不得伸展、忠厚之人不得重用,自上而下乌烟瘴气!”

    “亦兄慎言!本侯虽对亦兄颇为欣赏,但亦兄此话已污及我王兄。”姜白华闻言微怒。

    亦天航瞟了姜白华一眼,讥讽道:“姜兄不是要听在下的见解吗?这就要恼羞成怒?赵侍郎赵大人,便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楷模’!前几年搞了个什么‘齐王二三事’,讲述齐王如何爱民、如何治国、如何身体力行视察民间疾苦,并大肆刊印,发于各地官员拜读。敢问侯爷,你家王兄可出过王城几次?体察民情,可是有深入民间?可曾真的聆听过百姓之言?!如此做派,上行下效!”

    “你?!放肆!”姜白华起身暴喝,却是一头撞上了车盖,哎呦了一声抱着头坐下了。

    亦天航本不想多说,毕竟人微言轻说了也白说,但说着说着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姜白华阴着脸沉思良久,脸色却是趋于平和,说道:“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多谢亦兄赐教,亦兄只谈官,谈谈民如何?近些年,多地上报,刁民生事越来越频繁,小小县城一个早集,碰瓷讹诈者竟有两掌之数,更有甚者,于官道赶个驴车都能把人打成重伤!”

    亦天航本不想再多说,见姜白华此时虚心相问,便又说道:“此事易解但不易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之局面实是朝廷的责任。这二三十年来,天下读书人皆以权势、地位为毕生追求,百姓没有信仰,眼中只有银子,就连地主家的傻儿子都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犯了事托托关系、打点打点就万事大吉,如此扭曲的观念,怎会没有刁民?要正民,先正官,一扫官场之弊端,贪赃枉法的官员该抓抓该杀杀,起用贤德之人,宵小之辈自会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如此官清民正,不染恶尘,何愁天下不稳?”

    姜白华神色郑重,早没了怒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