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百姓爱我

    第七百零六章 百姓爱我 (第2/3页)

的时候,官府就让几乎所有百姓活了下来。

    百姓能活下来,谁愿意卖田?现在整个辽东三府的田,都不好买。而他们家有钱。

    有钱放在仓库里吃灰,让夫妇二人有些焦虑。放贷也是一个法子。但是民间放贷,虽然利息很高,但是钱容易黄了,本息无归。

    现在辅汉将军吴年亲自下场借钱,利息虽然不高,才三厘。但比没有强多了。

    辅汉将军这块招牌,可是金招牌。比谁都硬气。

    “还有这种事情?”伍夫人闻言惊讶道,随即露出喜色。夫妇二人迅速的商量了一番,决定拿出五百两银子,购买最小面额的不记名国债。

    .............

    北山堡。

    张超勇在朋友家喝了一上午的酒,吹足了牛皮,晃晃悠悠的出了门,回去自己的家中。

    忽然他看见前方布告栏前,聚满了人。

    “这是怎么了?是要征兵吗?”张超勇想了一下,走了上去。了解了一番后,他的面色大变。

    “这天下,哪里有官府向民间借贷的道理?可见将军现在有多穷。不行啊。我们得帮忙。”

    “大家伙。今年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我们把粮食卖了,各家凑凑,凑五百两出来,派人去购买国债怎么样?”

    “我们也不要利息。就是支持将军。”

    张超勇举起手来吸引街坊邻居的注意力,然后大声说道。

    “说的对。将军穷的都要借钱过日子了。我们在这里却过的优哉游哉的。我们真不是东西。我愿意出钱。”

    “我也愿意。这一两银子算得了什么?大不了勒紧裤腰带,过个穷年罢了。”

    “走走走。我们召集所有人,商量商量。”

    围观的百姓立刻同意了,并且立刻行动起来,这家出八钱银子,他家出五钱银子,你家出三两银子。

    不过是一个下午的工夫,就凑足了五百两银子。北山堡的人口不多,这五百两银子,算是百姓砸锅卖铁,凑出的钱。

    大家过个穷年。

    不要利息,连本金都可以不要。

    就为了支持咱将军。

    北山堡是吴年的“龙兴之地”,是家乡,对吴年的支持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类似于北山堡这样行动的村庄、城镇,却也不少。

    不管利息不利息,支持将军就对了。

    赵盐亭等富户,专门支持吴年。

    百姓不要利息,也是支持吴年。

    一些有闲钱的员外、乡绅,想赚取利息,看中了吴年的金字招牌。

    外国商人则看中了记名国债。

    这国债一事,在整个三府之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二十万两银子的国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