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退耕还林(二)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退耕还林(二) (第2/3页)

亩田,分给山民。派人暗中走访,哪里最穷,就迁徙哪里的百姓下山。

    当时,他本以为只是吴年仁慈。现在他知道,吴年是早有打算。

    把山民迁徙下山,不就可以种植草木了吗?

    第三。

    山西是个穷省,但北有雁门关重城,南有黄河防线,得分担部分军需物资。

    其余还有整顿吏治,修建学校等等。

    现在又加上治理黄河、黄土高原。

    石显深呼吸了一口气,渐渐振奋起来。行的。我一定行的。我是天子第一科的状元,年纪轻轻的山西巡抚。

    只要我踏踏实实的干,多少事都能干成。

    山西这个地方,我要让它变成塞外江南。

    吴年没有注意到石显的心情变化,把目光投向了北条氏政,轻轻一拍手掌,笑着说道:“氏政。你说到点子上了。”

    “不仅是黄土高原。黄河沿岸的地方,那些光秃秃的山峰,都需要种上植被。渐渐的,黄河水就清澈了。”

    “它也不会再因为携带大量泥沙,而屡次改变河道,淹没两岸良田。从暴怒的狮子,变成我们华夏真正的母亲河。”

    “而黄土高原。为什么这么荒凉呢?因为它的土锁不住水分。伸手抓起一把土,随风就散去了。有了植被的覆盖,水就能锁住。那漫天的尘土,就少了。有了水分,山民种的庄稼,长的就好了。”

    吴年说到这里,渐渐激动起来。又爱又恨的黄河啊。要是能把这条河治好了,才是真正的母亲河。

    他定了定神,当众说道:“只是。这很困难。”

    “黄土高原上,本就干旱少雨。要想种树,千难万难。”

    “更何况。黄土高原上土地贫瘠。每一座村庄,拼了命的开垦山田。赶着羊在山中放牧,恨不得把草根都吃光了。”

    吴年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前方的数千名村庄名望人物,乡绅,沉默了下来。

    在场的官员、大内侍卫、太监都还好,他们不是山西人。

    但是在场的山西人,都是感同身受的。

    黄土高原,山连着山。大风一吹,漫天的黄土飞扬。整个山西都不能幸免。

    这以前也就算了。

    祖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习惯了。

    但是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