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大汉天下(五)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大汉天下(五) (第1/3页)

    幽燕。

    昔日吴年灭亡高句丽王朝,屠其地为幽燕,又并入部分扶桑土地,才成了现在的幽燕地区。

    当年高句丽号称小华夏,是小宗,十分的洋洋得意。

    这个地方与华夏也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个有记载的朝鲜政权,就是箕子朝鲜。

    疆域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包括部分辽东地区。

    箕子是商朝王子,周灭商后率领部分商人移民,迁徙到了高句丽地区。

    建立了箕子朝鲜。

    汉武帝的时候,大汉吞并高句丽地为四郡。

    后来高句丽地区时而背叛华夏王朝,时而臣服华夏王朝。

    可以这么说,他们自称是小华夏也没有错。因为从血统上来说,他们与华夏人很密切。

    但无论何等强大的华夏王朝,都没有正式的持续的统治过高句丽。

    更不能完全汉化高句丽。

    因为太偏远了。统治成本太高了。

    在汉唐时候,华夏的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洛阳、长安。从这两个地方到达山海关,就已经是千里迢迢了。

    更何况还要出山海关,翻山越岭到达高句丽。

    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棉花,因为天气寒冷,而东北人口少。中间一大段路都是没有人民的,也就没有补给。

    这个地形,就注定了高句丽是个分离政权。

    直到吴年兼并高句丽,实行非常强力的汉化政策。

    但这其实也不是很稳。

    关键还是科技的发展,两地交流的频繁。海上交流,铁路通畅。

    是的。

    现在铁路已经跨过鸭绿江,已经直达高句丽地区的南部沿海了。

    虽然只有一条铁路,但就能死死的拉住这小兄弟,紧紧的抓在手中。

    这大铁路,还有水泥路组成的交通网络。

    对高句丽地区的好处不仅如此。原本高句丽是个巴掌大的地方,体量相当于华夏王朝的一个省。

    其位置靠北,天气比较寒冷。而土地多山区,只有西边有一些小平原。人口又多。

    又是农业为主,高句丽地区的抗风险能力很弱。

    如果一年干旱粮食绝收,就很糟糕了。如果两年,那基本上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