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拥抱互联网

    第六八五章 拥抱互联网 (第3/3页)

头上没有多少现金,但是想想办法,还是能够挪出一些钱来的。

    要计算起资产来,他也算是一个亿万富翁了。

    如此年轻就已经事业有成,当然想着能够获得一些别的方面的满足。

    建设自己的家乡,那是一件很有美誉度的事情,这一点他在捐钱修路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快乐。

    做出那件事情之后再回到家乡,乡亲们看他的眼神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现在在农产品加工厂上再出一份力,那名声肯定又会上升一个层次。

    而且,这是很好的名声。

    冯晨的这个承诺,也引来了一片夸赞的声音。

    堂屋里摆了两桌,每桌都坐了十几个人。

    都是冯家的亲戚。

    这还是人家坚持,大部分都是一家才来一个人,就几家最亲的才出现两口子一起来的情况,来的还是老一辈的,没有把下一代的带过来。

    要不然两桌都坐不下去。

    这才叫做热闹。

    坦白说,严鑫还有那么一点羡慕。

    他家就没有那么热闹。

    又想着,再过二三十年,等他的子女都长大了,也就会变成一个很热闹的家族。

    现在跟他有那种关系的女人已经有了七个了,每个人生一个孩子,那就是七个孩子。

    孩子长大了再成家,那就是七个家庭。

    如果每个女人给他生两个孩子的话,那不得了了,十四个孩子,以后就是十四个家庭。

    过年的时候该有多热闹?

    想到这些,就觉得也没有什么好羡慕的了。

    吃完饭后,也没有回家,而是继续留在这里。

    期间,还和冯晨到河边蹓跶了一个多小时,聊了一些公司发展的事情——这些东西他们都不想让别人听到,所以只能到河边去说。

    阮梦瑶和冯曦就留在家里陪着亲戚们聊天。

    现在安业家装公司发展得很猛,在多个城市都有了分部,业务覆盖范围很广。

    他们把小打小闹的室内装修做到了规模化和规范化,跟那些包工头比起来,有着巨大的优势。

    而且,还涉足到了建筑材料的生产以及销售环节,这让他们的利益来源不只是室内装修这方面,成本优势也更强大。

    虽然背了不小的债务,但是两个人都没有为这债务发愁。

    现在冯晨想要贷款,那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凤翔房地产公司里面冯晨也有一些股份,不过他对这个并不是很在意。

    反正接下来几年都没有分红,他那一点股份也没啥话语权。

    不过有股东的身份在那里,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比如他岳父的建筑公司,就接到了凤翔房地产公司的一些活。

    ——报价差不多,质量也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会优先照顾自己人。

    现在他岳父都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回家开的也不是面包车了,而是上百万的豪车。

    对建筑公司的老板来说,车开得差了,会被人质疑实力的。

    严鑫对安业家装,更重视的是那个网站,以及新开发出来的安业App。

    在冯晨的观念中,那就是一个宣传这家公司的平台,让有装修需要的业主能够成为他们的用户。

    但是在严鑫的眼里,这么一个平台,甚至要比室内装修这方面更加重要。

    他希望以后这个平台不只是接装修的活,也不只是解决装修上的问题,还可以开发出一些别的功能来。

    比如房屋的租赁。

    甚至是二手房的买卖。

    那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别人可以在这个市场做大,他不觉得自己就做不下来。

    这一次,他就是和冯晨谈着平台功能的开发和改进。

    冯晨本来没有太大兴趣的,听着听着,就被他描述的未来给吸引到了。

    然后问了他一个问题:“按你说的去做,那是不是我们公司就会变成一个互联网公司?”

    “是的,会变成一个互联网公司,”严鑫道,“10多年前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不想落伍,我们就只能拥抱互联网。”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