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水洞子

    16、水洞子 (第2/3页)

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干燥的旱坑墓,南派的耗子管它叫火洞子,一种是水坑墓,俗称水洞子,水洞子里的文物,往往比火洞子里保存的更完好……”

    然而话至此处,梅叔却眯着眼睛质疑道:“你这话不对吧?我怎么听人说,倒斗的都爱翻火洞子,不爱翻水洞子呢?”

    蒋勇光笑了笑,说道:“这就涉及到文物的养护了。水环境下的文物的确能够保存的更完好,甚至历经千年还和崭新的一样,那是因为水环境对文物进行了天然的密封,避免了文物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但水中的文物一旦出水,就必须马上进行非常细心的养护,否则一旦接触到空气,再加上脱离了水的浮力,那么这些文物就会变得异常脆弱,甚至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崩坏……”

    听到这里,我立刻恍然大悟,指着脚下那一堆青铜残片,问道:

    “这么说来,这座青铜人像之前也一定保存在密封的水环境之中,现在水位下降,它浮出水面,失去了水的浮力,又和空气接触,所以才会自动崩坏碎裂的?”

    蒋勇光点头道:“看起来的确是这样。”

    之后又对梅叔说:“盗墓的耗子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给水洞子里的文物做养护,从水洞子里取出来的文物基本都是当场被损毁,只能后续修复,这样一来,文物本身的完整性被破坏,艺术价值也大打折扣,很难卖出高价,因此耗子们都不喜欢水洞子,更偏爱火洞子。”

    梅叔听罢缓缓点了点头。

    蒋勇光又补充道:“但即便如此,耗子们遇到水洞子也不会放过,他们可不在乎文物会不会被破坏,毕竟哪怕挖出来的都是些文物残片,照样能让他们赚上一笔。”

    听到这里,小梁愤恨的说:“多少珍贵的文物都被这群盗墓贼给破坏了!”

    蒋勇光感慨道:“是啊。尤其是大部分水洞子本身都是密封水环境,可一旦被盗掘之后,就变得不干不湿了——不干不湿就半年,古墓中剩下的文物即便没有被耗子们偷走,也会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毁坏。”

    “怪不得你们孝陵卫对盗墓贼这么深恶痛绝呢。”小梁幽幽说道。

    蒋勇光却摇了摇头,道:“我们之所以痛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