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六十五:乾光

    九百六十五:乾光 (第2/3页)

却是默默的看向清风道:“长史,孤王记得,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是否?”

    清风微微躬身:“是,先帝遗诏,直接传位于殿下,非以皇太子之身,嗣位。”

    “这,,,”

    杨继盛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这样安排,是按照小宗入主大宗的典礼来的,李璟毕竟非永熙帝血脉,所以从文华殿行授受典礼说的过去,但是听李璟这意思,似乎是对此非常不满!

    李璟当然不满,甚至差点儿就要掀桌子骂娘了!

    你们这群老东西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人是罢?当初皇后篡改遗诏你们不站出来,老子自己把皇位拿回来了,你们又逼逼赖赖的要老子从文华殿即位,文华殿即位?即个屁!

    从古至今有哪个皇帝即位从文华殿即位?老子要是真的从文华殿即位,恐怕要被你们这帮王八蛋辖制一辈子了!

    因此李璟直接站起身来:“明日登极授受大典,孤王要从大明门入,于奉天殿即位,尔等若是认为不妥,可于文华殿迎奉!”

    说完李璟转头便是走了,留下内阁众位阁老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而翰林们则更是满脸的懵逼,这,皇帝走了,即位诏书咋办啊?

    当下李璟气冲冲的便是离开了紫禁城回了宁王府,杨继盛等人挽留不及,杨继盛便是对林如海说了两句,叫林如海劝劝李璟。

    林如海却是摇了摇头道:“我知道诸公肯定是另有所谋,但是,我还是要提醒诸公,局势并不在我,还是见好就收罢!”

    杨继盛叹息了一声,只是沉默着点了点头,并没有给林如海什么承诺,林如海见状也只能是叹息着摇了摇头便是走了。

    而这个时候杨继盛走到宫门外的时候,当先走的翰林院诸位编修便是都散去了,只留下了等着父亲的杨月溪。

    杨月溪对杨继盛躬身一礼:“大人,能不能一起走一走。”

    杨继盛点了点头,杨月溪跟在父亲身后轻声道:“大人,殿下提前离场,可是这登极诏书还没有定下来,这,,,”

    杨继盛对杨月溪道:“殿下不是因小失大的人,是顾及大局的,不用你们润笔了,殿下的文采,想来会自己写好,到时候我拿来修改一二,交由殿下定稿就是了。”

    杨月溪点了点头,随后便是有些不悦的道:“大人,恕下官直言,殿下顾及大局,我看也未必。”

    杨继盛没有说话,杨月溪便是继续道:“殿下若是顾及大局,今日就不该负气离去,如今正是关键时刻,举国上下无不等待新君即位,这个时候却因为与内阁意见相左,就,,,恐怕并非圣贤之君所为。”

    杨继盛沉声道:“不得妄议君上!君主所作所为,有君主自己的想法,为臣子者,可以上谏不得心存怨怼,更不得口出不敬!”

    杨月溪闻言急忙的便是躬身道:“是,下官受教了。”

    杨继盛缓缓的叹息了一声:“殿下不理解老夫的苦心啊,殿下虽为嫡长之脉,可现如今终究是先帝的血脉流传,殿下想要以嫡长即位,四海未必宾服,朝中更有心存邪念者,许国游瑞松之流,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杨继盛说着便是双眼微眯道:“若承继大统,入嗣先帝之宗,则殿下必是高枕无忧,况且,,,殿下军权皇权在握,一人之心,众人之心,一人之念,天下之念!若不得人制衡,只怕以后,酿成大祸。”

    杨月溪也是缓缓的点头道:“大人所言甚是,况,先贤之礼如此,礼仪之重,重若泰山,若不明辨,恐怕以后遗祸无穷!”

    杨继盛叹息了一声站住脚步轻声道:“只怕殿下,不明白我这老臣之心啊,,,”

    杨月溪也是脸色有些暗澹了下来,却也好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

    “欺人太甚!”

    李璟自从恢复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几乎从没有发过这么大的脾气!所以一进门便是被脚下丢了一个碎花瓶的黛玉抬起头有些忧虑的看着李璟。

    “娘娘,,,”

    黛玉对她们点了点头:“都先下去罢。”

    “是,,,”

    侍女们急忙的便是低着头迈着小碎步从黛玉身边快步的去了,李璟则是背对着黛玉手扶着一旁的太师椅的靠背:“你怎么在家?”

    黛玉轻声笑了笑,上前将掉在地上的笔架捡了起来摆在了桌子上:“太后今天有些困倦了,我知道你回来了,也就先回来了。”

    李璟点了点头,没继续说话了,黛玉则是上前轻轻的从后背抱住了李璟:“我知道你这几天憋坏了,不用在我面前掩饰的。”

    李璟沉着的脸终于稍微和缓了一些,随后摇了摇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道:“没什么好气的,我只是一时间有些想不通罢了。”

    黛玉轻轻的用素手抚着李璟的胸口柔声道:“怎么想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