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礼物

    401 礼物 (第3/3页)

  高建武并不知道司徒先生在遥远的地方费尽心思给他准备礼物。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新生的工厂一座接着一座诞生。他手里面能够派出来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

    尽管开辟了很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夜校进行人才培养,但是这些措施都不是可以应急的。很多生产线上都急需熟练的工程师才可以顺利运转起来。

    为了新建生产线的顺利运转。高建武不得不抽掉一些成熟工厂的工程师转场到新工厂进行传帮带,轻工业生产线比起重工生产线来说,好像技术难度要低一些,但是也不是随便找些年轻工人就可以运转起来的。

    纺织工厂,卷烟厂,食品工厂,从生产线消化吸收,重新设计生产调试到正式运营,中间多少环节需要成熟工程师进行支撑,高建武在高峰时期哪怕同时建成了几个工厂,但是技术人马只有一套的时候,就不得不挨着一个接一个带出来进行正常生产,才接着去调试下一个。

    土建方面溢出来的人力资源,使得不同根据地的工厂建设几乎都是提前计划盖好,生产线设备方面,在吃透了生产技术后,晋阳那边爆出的机械设备生产产能很快就能复制出十套二十套生产线出来。

    依托高建武先期爆出来世界领先的机床技术和相应工业母机,机床产业已经变成了一大产业,机械加工能力短期内爆出了何止十倍产能。

    轻工业这些生产线设备生产对比P51野马战斗机一类军工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找准测绘出来的生产线设备尺寸,那是要多少套都能复制出来多少套。

    对于这种内循环的需求,高建武现在定价还比较低,就是在物料成本上进行计划利润的增加,这样相比进口生产线的价格来说,高建武直接将他们打下去了一半都不止。

    毕竟现在生产几乎没有什么研发成本的摊销,主要就是材料费和加工人工费加上少量的利润。

    正是因为有这个能力,高建武的轻工发展规划的步子才会走得那么大,服装业、纺织业、食品加工、卷烟生产这些一年翻一番都是最保守的。

    对于基数低的产业,产能一年增加十倍二十倍都很正常。

    哪怕就是纺织、缫丝这种传统民营比较强的产业,高建武都直接翻了两番产能,现在开始大规模生产牛仔布、棉布和丝绸。

    在某个石化工厂的化工实验室,一批科学家正在按照高建武指示的方向研发涤纶,按照他的指示方向,从国际上找到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在实验室内首先研制成功聚酯纤维的论文,高建武指示他们在这个技术基础上研究出来可以用于纺织工业的纤维产品,用于纺织和服装业。

    现在基本纤维已经做出来了,但是染色和纤维的柔韧性还有很大问题,涉及服装上需要特殊的亲水性纤维技术,抗过敏纤维处理,抗菌处理技术,高蓬松技术这些方面也需要大量探索。

    高建武倒是没有让他们一蹴而就,但是他清楚这个技术的突破,那会成为服装业的一个杀手锏,作为新一代的服装面料,人造纤维有着棉花和丝绸没有的很多特性,在全新推出后,高建武有很大把握借助这个新服装面料去冲击服装业的高端。

    哪怕这个东西很快就会沦为大路货色,但是现在刚造出来后,高建武要控制一下节奏,把这个东西朝高端先推,然后再从高端打中低端的方式,席卷服装业。

    就在他发愁人才难求的时候,司徒先生发来电报,说是在美洲为他物色了上千名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签了一个三年合同,司徒先生已经支付了第一年的薪酬,这批人已经在前往华夏的一艘包下来的客轮上面了。

    他们平均工作年龄在7年以上,涵盖了高建武现在开办轻工业的主要工程技术体系。

    收到这个电报的时候,高建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司徒先生实在是太善解人意和大气了,这一千多人才,一年薪酬不菲,司徒先生直接就付了一年作为送给高建武的礼物!

    确实不愧是高建武最为特殊和贴心的商业伙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