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18章 醉汉搅局,喜忧参半(上)

    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18章 醉汉搅局,喜忧参半(上) (第2/3页)

生为二伯。众所周知,凌源刘氏育有三子,老大刘 德生,老二刘瑞生,这老三嘛,自然是爹喽!”

    刘权生轻揉刘懿发髻,温笑道,“你小子,还挺聪明。”

    刘懿沾沾自喜,随后激动问道,“父亲,据孩儿所知,您当年在京畿长安中的光禄寺任职光禄少卿,光禄少卿可是仅次于五公十二卿中光禄勋的大人物,是秩俸一千五百石的朝廷大员呐!父亲当年为何要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凌源隐姓埋名呢?”

    刘权生表情淡然,“你都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些消息?”

    刘懿挠头笑道,“哈哈,父亲您的老师东方爷爷,可是个实打实的话痨,关于您的一些过往,东方爷爷早就对懿儿不打自招了!”

    刘权生无奈笑道,“我这个老师啊,一别数十载,居然还这么健谈。”

    “这不叫健谈,这叫啰嗦。”刘懿努了努嘴,随后不依不饶,问道“父亲,您还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您为何放弃高官厚禄,执意回到老家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

    “江河之所以破关夺隘而出,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古今难事皆如此。”刘权生没有正面回答刘懿的追问,而是瞧着刘懿,说教道,“纵无显效遂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势不足以成其事,当藏拙,这个道理,我儿可懂?”

    刘懿低头深思一番,最后似有所悟,问向刘权生,“何为父亲欲所成之事?竟能让父亲蛰伏凌源十余年空耗青春?”

    刘权生意味深长,“时候未到,不可说。人情冷暖、是非曲直,待你真正根深蒂固后,自然明了!”

    刘懿被刘权生的一番话搞得云里雾里,但他却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以儿子对父亲的了解,如果刘权生不想说,谁也休想问出来。

    于是,刘懿有些口不对心,咧嘴回答道,“孩儿受教!”

    父子二人又复沉默,两人缓步慢行,时不时会有寻常百姓叫一声‘大先生’,也会有小黄髫拖着鼻涕呼刘懿一声‘老大’,这对明星父子,在街上甚是耀眼。

    这一路,父子二人,占尽了风头。

    ......

    大半个时辰过后,父子二人终于站在了凌源刘氏的府邸,青禾居。

    这青禾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