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125章 五年一剑,杀人诛心(自传)一
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125章 五年一剑,杀人诛心(自传)一 (第1/3页)
这第一卷的最后一讲,还是留给我这不孝子来写吧!——刘权生
......
凌源城头,夕阳余晖,我登墙远眺,除了青禾居,凌源城里一片灯火连绵,情动之下,我不胜唏嘘。
年少时宏图壮志,一心了却君王天下事,如今,耗尽全部青春,方才平定一郡弹丸之地,我的人生,已经过半,可是,轻舟才过一重山呐。
三十四年前,桃月,一声啼哭,我呱呱坠地于凌源城。从那以后,青禾居的一汪碧水,承载了我儿时所有的回忆,好的、不好的事情,全部都发生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
当年,我的两位兄长分别取名德生、瑞生。轮到我的时候,‘权生’二字伴随着父亲的贪欲,落到了我的姓氏后面。
承权继势,持权合变,攘权夺利,以权谋私,是为权生。
复兴族辉,重掌大权,我的命运,似乎从出生起便已注定。
我也不知道这胎投的是对还是错,我一生的功过,还是留给后人去说吧!
......
我承认,在我们刘家三兄弟里,我是最坏、最坏的那个,小时候那些偷鸡摸狗、掏鸟抓鱼的点子,全部都出自我口。那时候,大哥动手,我动脑子,二哥挨罚,整个凌源,被我们三个小黄髫搅的那叫一个天翻地覆,不得安生。
想起儿时那些没心没肺的日子,我嘴角扬起一抹微笑,现在想想,如果能一辈子不学无术,同两位哥哥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起,也挺好的。
如果真是那样,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兄弟相残、家族败亡了!
十岁的初春,也就是二十四年前,父亲经过再三考量,把我送到了远在临淄郡的贤达学宫,他早就为我安排好了一生,少年时求学问道,年轻时斡旋庙堂,中年时扬名立万,功成时继承祖业,继而振兴门楣,完成父亲‘一门三帝师’的最终夙愿。
但我想:这可能是父亲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不可否认,我与家族分道扬镳,便是从这一刻开始的。那天起,我不再少年,远走他乡的学习生涯,让我与家族、家族的人渐渐疏远,而我所受的教育,也让我和父亲的初衷开始背道而驰。
不过偶尔忆起少年时期,夏夜晚风,好像总有一个未完成的梦,一个振兴门楣的春秋大梦。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在儒家老夫子的言传身教之下,我感礼之敬文,悟乐之中和,览诗书之博,徜徉在天文书水之间,不觉春夏秋冬。
五年后,我凭借几分才气和运气,以束发之年,通过学宫六德、六行、六艺十八门功课之结业大考,成为甲子以来顺利‘通关’的第一人。
也在同年,受世人抬爱,我与同窗挚友夏晴、邓延同获‘曲州三杰’的美号,一时间,传为曲州美谈。那段日子,是父亲最开心、最得意的时光,就连父亲写给我的家书,也少了三分严肃,多了三分欣慰。
如果一切按照父亲的意愿,我学成后,父亲将会借用家族多年经营的庞大关系网和爷爷在京畿朝廷留下的庞大人脉,推举我入朝做官,继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