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一)

    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一) (第2/3页)

   “夏人英!”

    杨怀绳大步追上去,喝道。

    “你过来!”

    杨怀绳一扯他的衣服,夏元龙反手按住他,回过身来说道:“你先静一静!”

    “他这摆明不让卫贤弟出来!你为何还怕了呢!?他要还是死不答应,你叫我再往棺材上撞不行?”

    “你别说话!”夏元龙着实气得不行,急叹了一口气,“你还真想进棺材么?要救人也不是如此救法!”

    “那你哄动百姓去衙门干什么?”杨怀绳喝问。

    “我本想借此唬一下官府,可他们竟不为所动,我能怎么办?我难不成要拆了衙门?造反?我告诉你,太刚硬了也没好处!你以死相拚,一次还可,真把他们逼急了,你看能干出什么好事来!”

    “我……”杨怀绳一跺脚,摇了摇头。

    “不管如何,反正你出的计策每次都不好使!”杨怀绳继续说,“你叫卫怀写了封信,他进了牢房;你拉来百姓向官府大张旗鼓地抗议,事情不还是没办成!”

    夏元龙默默地抓着衣襟,没有回话。

    “这下好了,你总不能去王府向王爷喊冤吧?”

    夏元龙猛然抬头,好像省悟出什么来,惊愕地看着杨怀绳。

    杨怀绳一愣。

    “你先回国子监,”夏元龙拍拍他的肩膀,“此事只元龙一人足矣。”他安心地笑了笑,杨怀绳也不知其缘故,怔在原地,看他往淮清桥的方向跑去了。

    夏元龙果然去的是淮清桥。他在桥下兜了半天,找不到路,于是见人便问:“您知道戏班子在哪边开?”

    可大多都是平头百姓,哪来的钱专门请戏班?故俱推说不知。夏元龙正在苦恼之际,忽望见河对岸有座庙宇,想道:这可是戏子的老郎庵?便快步从桥上过去。

    他拨开人群,走到庙宇前,匾上的确是三个大字:‘老郎庵’。这老郎庵是戏子们议事之所,凡需商量的时刻,便共在此聚集。今日正赶上祭拜“祖师爷”的日子,因而庙外人山人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