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内争、外制(三)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内争、外制(三) (第2/3页)

命兵部主事万羽之任河南湖广审断使,驻于信阳,总管二省刑名,州府长官悉听其令,事毕则罢。

    万羽之深知此行之不易,但也意识到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免心怀澎湃,恨不得立刻动身,急急来找叶永甲等人告别。

    蔡贤卿力赞其胆魄非常,叶永甲却不怎么放松,细心嘱咐道:“你处事素有漫不经心之弊,今日前往外地,不熟政情,更该小心谨慎,勿与当地官员交恶,更不可滥用大权。”

    万羽之恭敬作揖:“这些话在下都记于心头。不知大人可有一二建议?”

    叶永甲略加思索,说道:“考察田制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仅告知数人,循序渐进地去做,万不得随意声张。”

    “这是为何?”万羽之问。

    叶永甲叹道:“如今百官对我等异议较轻,是因新政未开,一旦被他们见了苗头,陈党必将煽风点火,孤立我等。所以我想趁着人心还稳固之时,多做些事情。”

    “但你也不必为此紧张,”他笑着拍了拍羽之的肩膀,“毕竟口信这东西,人一张嘴就能传出去,换谁也不容易防住,出事了不会怪你。另外,多带着点银两,说不定管用。”

    万羽之答应过了,又见蔡贤卿上前来说:“何劳万主事出钱,我替你准备几张银票,你拿走就是了。”羽之感激不尽,随他到了班房,从他的藤箱里取出五张银票,另带了一些碎银,拢共一千两银子,都备妥当了,方才启程。

    自事发后的这几日,太子都不敢离开东宫一步,深深地为外面的形势担忧。如今没了蓝渊出谋划策,更无存肇为他撑腰,使这位储君整日担惊受怕,注视着任何风吹草动,纵有侍从昼夜护卫,也觉得身边空荡荡的,像是漫步在漆黑无垠的荒地中,独自一人听着狂风的呼啸、狼群的嚎声。

    他的心总是悬着,以致于酒都没心思喝下去了,只在寝房内徘徊,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