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刻石记功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刻石记功 (第2/3页)

   成本相对于糯米灰浆简直堪称低廉,那位赵东主说过,大青山中就能找到原材料,可以在山中直接烧制!

    此次修筑河堤,不把当阳县境内六十多里的河段全部覆盖,誓不罢休!

    至于水泥用于盖房、修筑城池,那是以后的事情,眼下,就特喵的修河堤!

    更何况,河堤修的牢固,最大的得益者正是在场的狗大户们。

    大燕国立朝三百年,当阳县附近的田地,几乎被兼并掉了九成!

    类似周家那样的地方土财主,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百姓要么沦为佃户,要么就在狗大户们开设的作坊内做工,苟延残喘在这世上苦苦挣扎求活。

    如果河堤全面溃塌,这些狗大户的产业遭受的损失,远比修筑河堤要高出数倍!

    如今有了水泥,有了县令刘瑞,那么等于将实惠和名声全都摆在了这些狗大户面前,所需求的,仅仅是花一些银钱,消耗一些粮食!

    更何况,县令大人要以工代赋啊,细账算下来,大家所付出的银钱当真没有多少!

    大批的青壮被动员起来,大户们熄了滥竽充数的心思,挑选出来派往河堤的全是有把子力气的壮丁。

    也有自发赶来的百姓,以工代赋和管饭这两样,足够让他们在泥水中摸爬滚打修筑河堤了。

    榆树湾则保守的多,仅仅派出了此前一直在工地上做工的劳力,不过这些汉子一个个手艺娴熟,修筑起河堤来,速度飞快,效率是其他河段的好多倍!

    说白了,这些人全是熟练工,分工明确懂得技术,最为关键的一点,这些人跟着赵亨义赵财东做工,每日里都能吃饱肚子,隔几日还能见到荤腥,单单身体素质这一块,就足够碾压其他河段的民夫了!

    许多人听说了榆树湾承包的那道急弯处,工程量最大,施工难度最高,干活的人最少,偏偏进度最快,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结果,那些来学经验的家伙一个个面色古怪,失望而归。

    没什么太过高深的秘密,榆树湾出来的工人在干活时,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