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我习惯站在人多的那边

    第66章:我习惯站在人多的那边 (第2/3页)

不算毫无收获,在持有哥伦比亚公司的七年中,哥伦比亚出品的所有电影中都有可口可乐的广告植入,这十六亿可以算作广告支出。

    实际上,其他五家公司的高管也都间接参与了哥伦比亚公司这场长达七年的饕餮盛宴,不然哥伦比亚公司清洗六次,哪有那么多熟悉好莱坞业界的管理人才能填充进来?

    所以哥伦比亚影业虽然赔钱,但却始终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动不动就被其他五家公司公认为好莱坞第一大电影公司,这个名头也让苦于在美国没有知名度的日本索尼集团非常心动,正接触哥伦比亚影业,准备收购对方。

    可以说,哥伦比亚影业在好莱坞,如同闲云野鹤,地位超然,算是被其他公司捧起来的好莱坞名誉盟主。

    剩下的五大公司则是真正搅动好莱坞风云的存在,两派双方就如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大家族,斗的死去活来。

    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犹太人史蒂夫-罗斯,1969年用四亿美元收购差点关门大吉的华纳影业那一天开始,就成了派拉蒙影业的眼中钉,因为他的介入,让派拉蒙想要低价吞食华纳的计划流产。

    而当时策划吞食华纳影业的派拉蒙副总裁巴里-迪勒,如今已经是福克斯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集团在美国所有涉及影视的业务都由这个来自波兰的犹太人负责。

    当初默多克进军美国影视业,第一选择并非是福克斯,而是华纳,之所以把目标定为华纳,主要是巴里-迪勒想要一雪1969年收购华纳失败的当年旧恨。

    华纳影业与默多克集团双方交锋三年,双方各显神通,从片场一路斗到最高法庭,最终史蒂夫-罗斯找到白武士赫伯特-西格尔,由克拉克工业公司出资购买了25%的华纳股份,稳住了局面,而默多克虽然没能得偿所愿,但通过之前恶意收购股票又被华纳回购,获利四千万美元,算是小胜。

    巴里-迪勒替默多克执掌福克斯,接替巴里-迪勒接任派拉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务的唐-布鲁克海默,是巴里-迪勒的得意门生之一,当年派拉蒙“迪勒帮”成员,所以派拉蒙与福克斯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干脆说,这两家庞然大物,都要听巴里-迪勒的话。

    至于环球影业,早在七十年代就在巴里-迪勒的牵头下,与派拉蒙合作成立国际公司,发行电影,合作多年。

    而华纳的盟友迪士尼,总裁迈克尔-埃斯纳,之前在派拉蒙任高级副总裁,同样是巴里-迪勒的得意门生,比唐-布鲁克海默追随巴里-迪勒更早,满心以为巴里-迪勒前往福克斯高就,会把派拉蒙交给自己,结果巴里选择了唐-布鲁克海默接替职务,这让一直以巴里头号马仔自诩的迈克尔-埃斯纳自觉在派拉蒙颜面扫地,与巴里师徒反目,果断离职,多次寻求其他大型影业公司的总裁工作,还是华纳的史蒂夫-罗斯开口,帮他联络了迪士尼的几名大股东,最终让迈克尔-埃斯纳得到了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的工作。

    至于米高梅与华纳的关系,全靠CNN的老板小特纳,小特纳持有米高梅1987年以前的所有电影版权,持有华纳1950年以前的所有电影版权,而且还持有两家公司的股份,再加上他与史蒂夫-罗斯一样,对默多克拥有血海深仇,所以米高梅几乎是华纳的天然盟友。

    好莱坞两大集团这近二十年的斗争,如果想要简单一些来形容,就是华纳影业史蒂夫-罗斯与派拉蒙影业巴里-迪勒两个犹太人的恩怨。

    每一个犹太人电影大亨,立在比弗利山巅峰俯瞰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