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9 胧

    1269 胧 (第2/3页)

文章时,里面并不存在和当前人类状态的先后关联。但是,阮黎医生在话里,已经很明显得表示:“人类灭亡是世界末日的前提。也是产生雪崩效应的导火索。反而言之,只要在雪崩效应产生之前,将导火索掐灭就可以了。”

    期间,她的情绪也有一些不稳定,但是。哪怕是表现出对自己的决定的疑虑,但对于是否要继续行动,态度却一直十分肯定而明确——哪怕被人告知,这是错误的,她也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下去吧。到了这个份上,她可以称得上是十分顽固的。

    在这次针对迷幻药“乐园”的研究中,到底有多少人,是和阮黎医生有相同态度的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能问出口,因为。我觉得,对于现在的阮黎医生来说,恐怕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

    在顽固的人面前,有多少个志同道合者,已经不是重要问题。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可以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走到最后。

    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阮黎医生选中了。

    “阿川,事已至此,我唯一可以信任的。就只有你了。”阮黎医生这么对我说,而我也深深可以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情感。

    请尽管相信我吧——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回答吧。

    阮黎医生打开观星者的天窗,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在轨道上徐徐转动。虽然是清晨时分,但阳光却没有浓烈到刺眼的程度。白天观星不是一个好选择,但是,我们要看的并不是某几颗星星,而是通过对外宇宙存在的确认,去证明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各种对波光和背景辐射进行收集与分析的仪器,其实,相关的步骤,以及数据的再确认,早就已经有人做好了。而我们过来,只是如同小学生科普一样,重复一些简单的步骤,以更有临场感——尽管阮黎医生没这么说,但我觉得,事实就是这样。

    对光谱和宇宙背景的分析,通过对公式的拆解和对数字的计算,去理解“宇宙有多真实,有多辽阔”是一件十分考验自身知识和想象力的事情。我可不觉得,对数理化的认知还没达到专家水准的阮黎医生可以理解,至于我,就更加不可能了。

    就如同,科学家推导出十一维的存在形态,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哪怕所有的理论和数字都摆在面前,真正能读懂的也没几个吧。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相信的,仅仅是有能力的权威人士得出的结论而已,因为,在这些艰涩的问题面前,他们自己根本无法得出什么结论。

    阮黎医生在不属于自己研究范围的这些问题面前,其表现跟普通人也差不到哪去,至于我,当然更不可能做到。因此,阮黎医生使用了心理学方面的手段——要让一个人相信,某个事物是真实的,很多时候都不需要通过数据去证明真实性,而是仅仅只需要让对方相信自己就足够了。

    阮黎医生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我就如同小学生一样,从体验中去相信自己所接触的这一切。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仅对小学生有用,对许多成年人也同样有效。

    我在阮黎医生的协助下,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宇宙——那是由无数河外星系构成的,一望无际的黑色帷幕。仪器的指针不停震动,勾勒出的波谱,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而显示器上的色成像,进一步让人可以直观认知那一片黑暗的宇宙背景的变化。我的目光越过月球,那里正如阮黎医生所说一片荒芜,根本就没有纳粹在上面,之后越过九大行星,前往更远的河外星系。用眼睛去确认的宇宙,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壮阔,我想,所有和我一样,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人,大概都不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吧。

    其实,在我进行宇宙观测的时候,哪怕一切都是外行的,也已经足以让自己忘记“中继器世界”的概念吧。

    不过,也正因为,我更早地从心态上,调整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如今所看到的。并没有让我产生太多的震动——的确,比起末日幻境和病院现实,这种宇宙观测给人带来的真实性,实在是无以伦比。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过的。一个中继器世界可以从观测和理论的角度达成相互间严密的结合,存在可以从已有的数理上,进行推导和验证的宇宙数据,那么,这个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哪怕是人类仅仅认知到的“宇宙数据”,其涉及的范围和数据量,就已经无法让人觉得,是可以伪造出来的了。毕竟,从“病院现实”的角度来说,构成末日幻境,又在末日幻境中构成中继器世界的末日症候群患者,不可能达到“伪造宇宙数据”这种程度的素养。

    之后,我们在附近野餐。天文台的一楼不仅有工作人员的房间,还有一个大厨房。尽管大厅的摆设都已经积灰。但是,厨房和观星台却是经常有人维护的样子,冰箱里已经准备有食材,而精细又脆弱的射电望远镜也被专业保养起来。

    阮黎医生说过,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已经身陷白色克劳迪娅的影响而不自知,他们随时都会产生幻觉,并在幻觉之中产生联动,在他们的眼中,就仿佛是整个世界为他们敞开神秘一角。这样状态的人们,是否还会怀疑自身经历的真实性。而去承认原来那平凡无奇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呢?

    阮黎医生离开的时候,将钥匙放回了原来的房间里。我不禁想,除了我们之外。今后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观望天空吗?当别墅区开始营业之后,这个天文台会给客人们开放吗?

    不过,我大概是不会再来了。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回到别墅里。

    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别墅里的专家们也已经起来活动了,今天一整天都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开发商在附近的景点布置了一些节目。而我们这些人就是最早检验这些节目的一批人。很多人选择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