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兴西北,秦州一统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兴西北,秦州一统 (第2/3页)

授军旗,赐号金刚军,只要经过一年半载的军阵操练,实力绝对排在禁军前列。

    公布设立都督府的第二天,周柏接着任命数位得道高僧为大夏道录司官员,下令对西北佛寺登记造册。

    以后道录司将同时监管境内仙、佛两道,凡入道修士及受戒佛修行走各大城池,皆需度牒,随意涉足者将受龙虎法网镇压。

    当然,拥有度牒的西北僧道,便可如大夏其它正修一般,享受诸多国家福利。

    诸如停驻城池受气运加身、官方道院佛寺进修、接取任务获取资源,有资格成为参军为官等等。

    超凡之辈向来不受管束,定州基本盘当初推行此令都有些不稳,更何况是新设的西凉都督府。

    王令一下,秦州乃至西北大地沸反盈天,各色气运升腾,混杂不清。

    如武威老王一般的八郡老旧贵族被周柏亲自接见过,他们深知能打败乌蕃的夏国多么可怕,还能稳住郡府(国都)之地。

    但下面一些西北土豪以及部分被除名的小国贵族,却是趁机大势鼓噪,一时间处处烽火,俨然有威逼朝廷之意。

    有的僧人修士在他们背后撑腰,有的则是独来独往制造混乱,只有少部分看清大势主动前往官衙录籍。

    同治十年一月二十五日,在这种动荡背景下,西凉都督府大小官员开始进驻西北八郡。

    秦州镇西郡边境,一支三万人的夏国大军迎着黄沙前行,不远处正是西凉都督府的武威郡地域。

    三万人中只有三千禁军,大部分是尚未锻体大成的守备军卒和民兵,但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忠心,对大夏有深切的归属感。

    三万人军队之外,则是一支规模不小的道官团及人才团,如百业工匠、想要教化西北的大儒士子、前去开设分店的商行掌柜、修路的工程队等等。

    “古往今年多少文人志士于西北建功立业,只为纳此地为中原……尔等如能完成设置凉州之功业,本王不吝升官封爵之赏。”

    “我等谨遵王命,教化生民,大兴西北!”大军后方,一群戎甲文袍的官员跪拜齐呼。

    凡在西凉都督府入职三年者,考评合格即可擢升官品,这对于日益内卷的大夏官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毕竟朝廷已经昭告天下,将用三年建设西北,随后便会正式设置凉州。

    你说都督府的官位没价值,那凉州呢?届时调回北境,甚至可能会再次擢升。

    能当官的都是功名在身,气运不浅,哪能看不出任职都督府的好处。

    外人认为的虎狼之地,对于干劲十足的大夏官员们来说却是香馍馍,一个个扎堆报名。

    最后能选上的,均为货真价实的才干之士,要求能文能武。

    大夏本土采取内圣外王之策,可西凉都督府暂时是内外皆行王道,非是如此无以立足。

    周柏静静看着这批官员拜别,直到只剩寥寥数人时方才开口:“此次任命你为西凉都督,当知本王之用意,三万兵肯定不够,朝廷许你十万兵额。”

    这时留在后面自然都是都督府高层,为首之人便是霍飞光,其因武威战功超擢三级,升任为从三品西凉都督。

    坐镇西北,首要便是武威,至于治民施政,自有长史等文官辅佐。

    “臣必不负重托。”

    霍飞光先是躬身表态,接着豪气道:“您带走西凉十数万骄兵,若末将还不能镇压西凉,岂不是太过无用。此次新入西北首先镇压不臣,树立朝廷威严,之后收揽豪强私兵便可顺利成章,十万兵额恐怕不够……”

    作为刚刚加冠的作为大夏新贵,霍飞光器宇轩昂,面色带着几分骄色,心中却自藏锦绣。

    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