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骊山考古

    第十三章骊山考古 (第2/2页)

还是好友,他是市博物馆的文物鉴定,修复的专家,周兴文也是。

    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周兴文停薪留职离开了博物馆。

    既然是师傅的好友,杨修文自然不敢怠慢,先是弯腰给他行了一个晚辈礼。

    起身会说道“赵叔,我师傅常提起您,以后能在您的指点下做事,是小子梦寐以求的事啊,刚才那种工作,就交给我吧,您看着就行。“

    赵国栋用手指点了点他笑着说道”难怪你师傅喜欢你,就这机灵劲,我也喜欢呢,好了,开始教你干活。”

    考古的工作是乏味枯燥的,也是辛苦的,人几乎趴在地上,用小铲子,刷子,甚至用比牙签大一点的木针一点一点的扣。

    但是每当有发现时,又有那种无以言表的快乐,不,应该是成就感。

    五六天过去了,杨修文已经适应了现在的工作。

    他有别人不会有的优势,内力。

    蹲着干活时,一边修炼,一边把内力流转到腿部,腰部缓解酸痛。

    甚至用神识感应埋在土里的陪葬品,可谓是一心多用。他总是能准确的找到陪葬品的位置,而且完好无损的起出来,一次,二次。

    多次之后赵国栋也发现了他的不同。

    中午休息时,赵国栋问他“修文,你师傅把起墓的技术也教你了,就你这一手,我还以为是个几十年的老手呢”

    杨修文知道自己有点露尖了。

    于是说道“赵叔,师傅是教过我,我就是把您和师傅教的融汇了而已,说到底还是您们教的好啊。”

    赵国栋被他一记马匹给拍晕了,他自己也嘘了口气,心想以后得低调点。

    考古工作时时有惊喜,但更多的是困难,透水,墓室门,淤泥等等,别人什么心情杨修文不知道,他却乐在其中。

    他的收获很大。这是一个汉代墓,海量的珍宝古玩,海量的灵气被他吸收。

    如果有人仔细看他的眼睛,会发现有紫色的光芒。

    还有他发现一种不同于五行的能量,就是人们常说的阴气,被他定义为暗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