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001】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第2/3页)

在大庆王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不再是一种颂扬,而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

    苏平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他别的不擅长,靠着超强的记忆力,读书考试岂非正是拿手?

    举人进士先不提,中个秀才混个温饱安乐,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而且,大庆的丧期只有四十九天,没有三年的说法,所以原身母亲的离世,并不影响他明年参加科举。

    想到这里,苏平心中的信念坚定了几分,缓缓舒了口气,将最后那页纸张同样用石子压好。

    接着,他又将那本线状书册捧在手上,一页一页的检查过去。

    确认了没有异物掉进去之后,又将书册合上,一遍一遍的抚平其上折痕。

    不是什么星座的怪癖,而是实在赔不起。

    家里这几年的进项,大半都给母亲柳氏买了药,实在没有余钱买书。

    不得已,苏平只能向葛员外借书来抄。

    像这样简装的,纸墨都是劣等的书,一本都要半两银子了。

    家里那十亩田一年两季都满产,也只能买上十几本的样子。

    至于卖田,苏平才不干这种焚林而猎的事儿。

    所以为了不弄脏、弄坏这些书籍,他每次都很小心翼翼。

    不远处。

    葛员外似寐实醒,将苏平的动作看在眼里,忍不住暗自点头。

    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很大方的人,尤其是这些书册宝贝得紧,平日里连自家人想要翻阅,都得先请示。

    可十里八乡加起来,也就出了苏平这么一个读书苗子,为人又谦和知礼,让他打心眼里喜欢。

    他忍不住想看看,这少年能走多远。

    过了片刻,苏平终于将书籍整理好,起身对葛员外躬身一礼:“葛翁,学生抄录完了。”

    “嗯,不错。”

    葛员外坐直了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如今你的学问已经超过了我,若将来得中功名,可莫忘了请我吃酒。”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苏平摇了摇头,道:“葛翁教我良多,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学生旦有所成,必不忘此大恩。”

    这段话出自礼记,意思是学习一途,尊重师长是非常难得的,只有尊重师长,才会尊重自己学习到的学问,只有学问被尊重了,才会有求学向上之心。

    “好,好,好!”

    此言一出,葛员外眼露异彩,连道三声好,然后又道:“我已经和县学里的涂学正打过了招呼,明年的童生三试,他愿意为你作保。”

    童生三试就是县试、府试、院试,在大庆这三试每年一次,通常在二月、四月、六月。

    想要参加这三场考试,保人至少需要是廪生身份,葛员外还不够资格。

    于是苏平又恭敬一礼。

    葛员外受了礼,扭头对屋里喊道:“平安,出来吧。”

    “来啦!来啦!”

    屋里头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

    很快,一个小小的身影攥着本书,一溜烟儿的跑出来,气喘吁吁的站在了苏平面前。

    “跑这么急,摔倒了怎么办?”

    苏平笑着,摸了摸小家伙的头。

    葛平安是葛员外的小儿子,刚刚八岁,正是读书的年纪。

    每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小家伙宁可问苏平,也不去问严厉的葛员外。

    “苏大哥。”

    葛平安喘了几下,然后站直,似模似样的对苏平作揖。

    苏平还礼,笑着道:“看样子,这次有不少疑问?”

    “有四个哩!”

    葛平安扬起手中的书籍,上面写着‘圣学’两个字。

    “你且说说。”

    苏平也不谦让,正色说道。

    葛平安将书册翻到对应的位置,照着上面念道:“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念完后,葛平安就巴巴的看着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