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公子如玉,自阳京而来

    【002】公子如玉,自阳京而来 (第2/3页)

来自阳京。令尊于家中长辈有恩,此回我受长辈之命,前来寻你回京报恩。”

    阳京是大庆王朝京都,乃整个中州的权力中心。

    看对方的出行阵仗,绝对是那种顶尖权贵,父亲苏云只是个穷当兵的,怎么会与这种存在有交集?

    苏平没说话,心中在快速的权衡。

    如果这个叫沈玉书的没说谎,自己说不定能借着对方的势,提前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根本不用寒窗苦读,考取功名。

    可有一句古话说的好,一入侯门深似海。

    豪门大族内部的争斗和倾轧,绝对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

    再说,人家长辈可能确实是想报恩,可一个家族那么多人,难道人人都怎么想?恐怕未必。

    哪怕抛开这些,退一万步讲,自己就算借助人家的权势功成名就,以后也极难脱离掌控。

    这一点,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想通了关隘,苏平心中有了决断。

    “贵府上好意,请恕在下心领。”

    苏平拱手一礼,然后正色道:“常言道,一辈事一辈论,而且,家父当年应是出于本心,并未有过挟恩图报的想法。”

    “哦?”

    沈玉书惊讶的看着苏平。

    方才苏平的挣扎自然没逃过他的眼睛,不过在他的想法里,苏平只是在担心事情的真假。

    却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番说辞。

    “先别急着拒绝。”

    沈玉书开口,眼神变得有些奇怪,“你可能不清楚沈家的情况,这么跟你说吧,便是我沈家的仆从,都能买下你们小河村了。”

    不清楚?

    不不,我可太清楚了。

    要不是知道大庆的国姓是吕,我都差点将你当成太子了。

    苏平心中嘀咕,然后洒脱一笑,道:“蒙人恩赐,便是山珍海味,哪里会有自家种出来的粟米更香?”

    顿了顿,苏平又补充道:“若沈大人觉得过意不去,在下斗胆厚颜,讨要一些书籍便是足矣。”

    “呵,不错,知进退,明得失。”

    沈玉书晒然一笑,翻了翻手中抄本:“字也写的不错,刚柔并济,方圆兼备,难怪十里八乡都叫你苏小相公。”

    “大人谬赞。”

    苏平忙道不敢。

    “可惜,才华是有。”

    ‘啪’的一声,沈玉书合上抄本,话锋突然一转:“但还是不够聪明。”

    “不知大人此言何意?”

    苏平心中一动,不解的问道。

    “如果是我自己的话,我倒是很想答应你,一些书籍就能偿还恩情,何乐而不为呢?”

    沈玉书放下抄本,抬手指了指门外,“可苏小相公何不想想,若事情那么简单,我岂会带着二百精骑,星夜兼程赶来?”

    “……”

    苏平沉默,瞬间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虽然话说的漂亮,没有半点不客气,但其中那不容置疑的味道已经相当明显了。

    好一个先礼后兵。

    他活了两辈子,还是头一回碰到强行报恩的。

    这个世界的大人物,都这么热情的么?

    “苏小相公考虑好了吗?”

    说着,沈玉书越过苏平,直接推门走了出去,“天色不早了,将士们怕是有些着急要回去复命了。”

    “……”

    苏平想了半天,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若是再不答应,下一刻进来的可能就不是沈玉书,而是那些全副武装的士兵了。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这阳京不得不去了。

    苏平喟然一叹,开始收拾行囊。

    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除了地契之外,苏平只整理了几件还能看的衣服,以及自己的手抄书,便走出了屋子。

    那些骑兵已经列好了行军的阵势,将两辆宽敞奢华的马车围在中间。

    沈玉书看见苏平出来,点了点头,转身登上第一辆马车。

    剩下的那辆,很明显是给苏平准备的。

    还行。

    看这待遇,起码人家是有诚意的。

    “村正,还要劳烦您替小子照看一下田地了。”

    苏平回头,对等候在一边的徐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