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贯高护主

    42贯高护主 (第2/3页)

游学的时候给张耳做过门客,后来陈胜揭竿而起,天下英雄群起而响应,刘邦和张耳都成为响应者中的佼佼者,才咸阳分封中,刘邦成为汉王,张耳成为常山王。

    然而,张耳或许是运气比较差,或许是能力不足,总而言之,张耳没能守住常山国,被余驱逐出常山国。丢了封地和王位的张耳找到刘邦,刘邦甚是礼遇张耳,并派韩信帮张耳夺回了常山国,在常山国的地盘上重新封张耳为赵王,张耳去世后,张耳的儿子张敖继承了赵王王位。

    适值张敖新丧妻室,吕后恐高祖将鲁元公主嫁与匈奴单于,于是将公主许嫁张敖。张敖自然求之不得,立即封鲁元公主为王后。高祖七年车驾过赵,张敖听说老丈人到来,亲自出境迎接。到了赵国都城邯郸,高祖直入王宫,鲁元公主出来拜见,便留高祖小住数日。张敖对岳父十分孝敬,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捶背捏肩,并且亲自奉上饮食,比对待自己的亲爹还要亲。

    但高祖生来傲慢,动辄将人乱骂,如今身为天子,更觉比前尊大。又因张敖是他女婿,便把他看同儿女一般,不加一毫礼貌。张起两足昂然上坐,将张敖呼来喝去如同奴仆,稍不如意信口乱骂。张敖虽然是他女婿,不过也是一国之王,现在又在他国中,高祖竟然不顾他体面。张敖遭他侮辱后一味顺受,低声下气毫不介意。谁知惹得贯高、赵午等人发怒,要替张敖出气。

    贯高、赵午本是张耳门客,如今皆为赵相,他两人年过六旬,平日为人负气,不肯略受委曲。见张敖为高祖所侮,两人看不过去,互相私语,讥笑张敖孱弱,于是一同入见张敖说道:“大王出郊迎驾致敬尽礼,皇帝却毫不答礼任情辱骂,难道做得天子便好如此吗?臣等愿为大王除去皇帝!”张敖大骇,啮指出血指天为誓道:“这事如何使得?从前先王失国,全仗皇帝威力得复故土,传及子孙,此恩此德世世不忘,君等奈何出此妄言!”两人见张敖不从,私下议论道:“原来我王生性忠厚不忍背德,何必与他商议。如今我等自去行事,事成归王,不成我等拼却一命也觉干净。”商议已毕,方欲下手预备,不料高祖早已起程去了。众人见时机错过,只得搁下。

    过了一年,高祖领兵往击韩王信余寇于东垣,寇平之后,高祖传令回京。贯高早已探知消息,预料高祖回京时必由赵地经过,且知他是按照驿站而行,想起赵地柏人县是个大站,高祖到此定就馆舍歇宿。遂与同党十余人密议,暗遣力士数人各怀利刃,前往柏人馆厕所中埋伏等候,高祖到来肯定要上厕所,到时就在厕所中将他杀死。

    安排已定,不消几日,高祖果然到了柏人。也是高祖命不该死,人得行宫后便问左右:“此县何名?”左右回答:“县名柏人。”高祖道:“柏与迫音相近,柏人者乃是为人所迫,地名不利,不可在此住宿。”

    随即传令起行,贯高所谋又复落空。贯高仇人得知此事后心中暗喜,便想害死贯高报仇。虽然明知会连累多人,现在也顾不得了。

    九年冬十二月,高祖到了洛阳,贯高仇人便来上书告发。高祖大怒,因贯高、赵午都是赵相,其他人也是赵国官吏,心想赵王张敖定是同谋,立遣武士持诏前往赵国,将张敖、贯高、赵午等十余人解到洛阳审问,并通告赵国臣民,如敢随从赵王前来,罪及三族。

    武士奉命到赵国宣读诏书,张敖一向不知此事,听了诏书好似晴空打个霹雳。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