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跋扈将军

    119跋扈将军 (第3/3页)

妹妹为媳妇。姐妹俩一个叫梁太后,一个叫梁皇后。

    这时甘陵人刘文和南郡人刘鲔要立刘蒜为帝,他们说清河王刘蒜是真命天子。他们拿着刀威胁清河相谢嵩说:“我们立清河王为天子有你的好处。你要是不同意我们就对不起了。”谢嵩责备他们不该造反,他们就把谢嵩杀了。清河王刘蒜听说有人威胁谢嵩,立刻就把刘文、刘鲔杀了。他把这件事向朝廷报告,汉桓帝却听信宦官的话说他杀人灭口,于是把清河王刘蒜改封为侯。刘蒜越想越气,就喝毒药自杀了。

    梁冀因为拥立刘志有功,所以获得了更多的封赏和更大的权势,甚至连梁太后也无力约束他。

    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时她下诏归政于桓帝,并希望桓帝与梁冀都能“好自为之”。

    此时的梁家先后出了七位侯、三位皇后(一名死后追封)、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七名诰命夫人和女封君、三名驸马,至于卿、将、尹、校的数量更多。真正是权倾朝野,富贵满门。

    桓帝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好自为之”只有两个出路:一是跟梁冀好好“合作”,当好梁冀的傀儡; 二是消灭梁冀夺回权力。

    桓帝当然想选择第二条出路,可是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连个帮手都难找。虽然桓帝已经“亲政”,可是梁冀以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敌清除异己,朝中几乎全是他的人。当然桓帝还可以依靠第三方政治势力——宦官。

    可是梁冀也深知宦官的重要性,当年他就是跟宦官统一思想后才拥立刘志为帝的。所以很多宦官跟梁冀即使不是同党,但也不反对梁冀,有的宦官还帮助梁冀监视桓帝的一举一动。

    本来桓帝是抱定“好自为之”的打算的,为此他也花了不少血本。桓帝对梁冀礼遇之优超过了萧何;封地之广超过了邓禹;赏赐之厚超过了霍光。官员上任命必须去拜见梁冀而无需朝见桓帝;而桓帝的日常起居却必须报与梁冀。

    宛县令吴树将梁冀的一些不法门客按律治罪。梁冀以升吴树为荆州刺史为由,召他到自己至家里喝酒饯行,然后在吴树喝的酒中置毒;吴树在回家的车上毒发身亡。

    郎中袁著年仅十九岁,大约是少年气盛,竟然给桓帝写信,建议让梁冀退休,免得因为“功高震主”而招致大祸。袁著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梁冀知道后马上派人逮捕袁著。袁著吓坏了,一面改名换姓逃亡,一面假装自己已病死,用蒲草结成尸体下葬。结果梁冀还是查清真相,抓到袁著后活活打死。

    名士郝絮因为跟袁著是朋友也受到牵连。郝絮起初选择逃亡,后来实在逃不出梁冀在全国布下的情报网,无奈之下只好叫人抬着棺材去见梁冀,并在梁冀府门前服毒自尽,以求梁冀放过自己一家。

    梁冀为了自己享受大兴土木,盖了不少高楼大厦,又圈了几十里地作为梁家的花园。花园里面有河流和假山,亭、台、楼、阁应有尽有。这还不算,他又在河南城西开辟了一个极大的园林,接连不断有几十里地。梁冀喜欢小白兔,他命令各地交纳兔子烙上记号,谁要是伤害这种兔子就有死罪。有个西域人不知道这个禁令,偶然打死了一只兔子。为了这件案子牵连杀了十多个人。

    他把良家子女抓来作为奴婢,这种奴婢被称为“自卖人”,意思是说他们都是自愿卖给梁家的。他还派人去调查有钱的人家,把财主抓来随便给他一个罪名,叫他拿出钱来赎罪,稍不满意就定死罪。有个扶风人孙奋很有钱财。可他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梁冀送给他一匹马,向他借钱五千万缗,孙奋舍不得。后来实在被逼得没法,一咬牙给了他三千万。梁冀一看短了两千万十分冒火。他吩咐当地的官府把孙奋和他的兄弟都抓来,说他们的母亲是将军府里逃出来的丫头,被她盗去十斛珍珠、一千斤紫金,都应该追还。孙奋哥儿俩不肯承认,结果活活被官府打死,家产没收,一共值一亿七千多万缗。官府将大半送给梁冀,算是追还他的珍珠和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