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五侯专权

    120五侯专权 (第2/3页)

安插亲信到各地做官。这些人无才无德,只知搜刮百姓,简直和盗贼一样。

    单超的侄子单匡任济阴太守,贪污受贿被人告发。兖州刺史第五种派部下卫羽前去调查,查出赃款五、六千万钱。第五种非常气愤,就上书弹劾单匡。单匡得到单超的包庇竟然逍遥法外。后来单超捏造罪名撤掉了第五种的官职,把他充军到朔方。第五种知道朔方太守董援是单超的外孙,去朔方肯定没有自己的活路,于是在半路上找机会逃跑了。

    单超死后,其他四侯专横更甚。时人称之为"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气焰十分嚣张。徐璜的侄子、下邳县令徐宣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他看中了已故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便派人去说亲。李家不同意,徐宣就带着一帮打手闯进李家,把李家女儿抢进县衙,调戏侮辱后乱箭射死。东海相黄浮得知此事后,马上派人把徐宣抓来问罪。他手下的官吏惧怕徐璜的势力,纷纷出来劝阻。黄浮是个性格耿直、嫉恶如仇的人。他对手下的人说:"今天我把徐宣这个奸贼杀了,明天就是去死也可以闭上眼睛了!"说完就派人把徐宣拉到大街上砍了脑袋。徐璜听说侄子被黄浮杀了,急忙跑到汉桓帝那里去哭诉。汉桓帝不问青红皂白就罢免了黄浮的官职,命人剃光他的头发,罚他去做苦役。

    五侯骄纵不法,其他宦官也是如此。中常侍侯览先后侵占宅舍三百八十一所,侵夺田地一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六区,还抢掠良家妇女为奴婢。他的哥哥侯参任益州刺史,为了侵占民财,竟诬人谋反,捕杀后霸占其财产,前后侵占民产数以亿计。

    汉桓帝过去因为要讨好梁氏家族,所以梁太后在世时他就宠爱梁皇后;梁皇后去世后,他就宠爱梁猛女。因为实在讨厌梁这个姓氏,他命梁猛女恢复邓姓,称之为邓猛女,并立邓猛女为皇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皇后渐渐人老珠黄青春不再,桓帝的心思便不再放在邓皇后身上。邓皇后当然不爽,于是就干涉桓帝宠幸其他妃子,这下麻烦大了。

    桓帝本来只是略微释放一下,并没有十分出格,折腾一阵子也就好了。现在邓皇后这么限制他,他立即施以“报复性反抗”。桓帝拿出除灭梁冀时的魄力,首先一道诏书废掉邓皇后,并打入暴室,即宫中的染坊。邓猛女受不了地位的陡然下落,不久抑郁而死。

    汉桓帝原来是一个藩王,爵位为蠡吾侯。刘志以外藩身份到京城当皇帝之后,就让弟弟刘悝当蠡吾侯,后来勃海王刘鸿去世,没有子嗣继承,汉桓帝出于私心让弟弟刘悝当上了渤海王。

    不久刘悝被人告发谋反,这本来是死罪。汉桓帝不忍心处死自己的亲弟弟,将其降为廮陶王。虽然名义上还是王,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县的封邑,刘悝很不满意。他找到王甫,希望通过他说情能够复位,并许诺给他五千万钱。

    这个王甫是十常侍之一,历史上毁誉参半,汉桓帝的第一次党锢之祸时,他负责审问范滂,王甫被范滂的大义所感动,救活了不少文人。但后来他弄权多年,成为一个奸猾的太监。

    邓猛女死后,桓帝开始大规模地征召美女入宫,他的后宫一下子成了嫔妃的海洋,数量高达五六千人,创造了当时的吉尼斯纪录!

    五千名美女,桓帝就算一天换一个,他还得换13年呢,哪里还会有什么快乐?更加谈不到感情了。所以事实上桓帝根本不是好色,更不是多情,他就是变态,是以纵情声色来添补自己心理的空虚。

    邓皇后死后,桓帝很快立了一位新皇后,就是安丰侯窦融的曾孙女,城门校尉窦武的女儿窦妙。

    桓帝就这样不顾一切地放纵自己,他的健康也被迅速地透支,到了永康元年(167年),三十六岁的桓帝终于一病不起,不久就死掉了。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妻子的男人,竟然没有生下一个儿子。

    桓帝死后刘宏继位,刘宏是刘开的曾孙子,桓帝的同祖之侄,也就是灵帝。

    刘宏是幸运的。原本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按照正常轨迹,无非是做个无忧无虑、花天酒地的小侯爷。而后就继承爵位,成为一方诸侯,照样享尽了人间富贵,逍遥过一生。可是汉桓帝刘志驾崩却无子嗣继位。当时掌权的窦家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就这样,年仅12岁的刘宏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万人瞩目的小皇帝。

    灵帝继位之后立宋氏为皇后。宋皇后是扶风平陵人,她虽然是中宫之主,管理后宫众多嫔妃,却没有什么威望,甚至遭到了许多妃嫔的诋毁。原因也很简单,宋皇后本身性格懦弱,镇不住这些来自四面八方,背景深厚的妃子们,而且她又不得宠,难得见到汉灵帝的面,当然不被人放在眼里。

    汉桓帝驾崩前遗诏刘悝复位渤海王。刘悝认为这是哥哥的意愿,与王甫无关,所以拒绝给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