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作者呕心沥血版)

    完本感言(作者呕心沥血版) (第2/3页)

发高烧的浑身酸疼很像,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见好。

    上面这两段话既不是抱怨,也不是诉苦,我写网文并非打白工,每一个字都是你们付出真金白银订阅的,诸位对我和作品的厚爱已经体现在了订阅和打赏上,我心中唯有感激,你们就权且把上面的话当成是一种卖惨吧。

    我是个自闭型的作者,基本不在书评区发言,也很少在书友群发言,平时忙于码字,总算是今天写完了正文,才有时间、有心情和大家谈谈心。

    长时间的创作对于作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每天除了要构思接下来的情节,还要复盘整本书的创作脉络和得失利弊。

    这本书的类型属于都市大类,细分的话要算年代+文娱。

    回看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最让我满意的有三点:一是文研所这个切入角度,二是前中期作家主线+编辑支线的情节处理,三是黄安仪、石铁生、郑国、于华、牛翰等几个配角人物的塑造,最后这一点有取巧的因素,毕竟是有原型在。

    说完了自己写的满意的地方,再说说不满意的地方。

    1、开头第一卷的处理太过毛躁了一点,我的本意是想写出人物的成长弧线,但过后看来是有一点过火了,多少显得主角有些油腻和滑头,应该处理的更保守一点就好了;

    2、感情线的处理,女主从一开始定的就是陶慧敏,我对主角感情线的想法是参照一些文人的经历,打算除了女主角之外给主角搞点桃色新闻和非君不嫁的遗憾。

    小黑洋子那里本来还有一条到日本领奖和抄底的支线,后来觉得去美国和日本都算是开地图,有剧情重复拖沓的嫌疑,就放弃了日本这条线,小黑洋子也就没了出场的机会。

    朱琳和何赛妃的处理都有些草率,陶慧敏的出场也太晚,这些都是问题。

    作为一个感情经历很少的铁直男,我在感情戏这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欠缺。

    3、节奏没把握好。这个跟爆更有很大的关系,本书说是年代+文娱,准确说应该是年代+文抄,主打的还是新时期文学,其实从开始写就已经注定了故事线基本就局限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这十几年之间。

    前期、中期的节奏过快,导致了其中很多不错的剧情和人物写着写着就丢了,也直接影响了后期的剧情走向更多的偏向了影视和互联网。

    不过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