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抉择不同

    第二百七十三章 抉择不同 (第2/3页)

决定,在利益面前,一切仇恨都可以忽略。

    曹操连张绣贾诩杀死曹昂曹安民的事情都可以放下,接受张绣的投降并与之联姻,更何况是忍受刘协干涉自家政事。

    当然,这也和两人当时的处境有关,袁绍的选择要比曹操多得多,曹操却是没有退路。

    曹操拥立刘协之后,一开始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之后刘协操之过急,用了昏招被抓住把柄,才导致渐渐被架空,最后完全失势。

    君欲杀臣,臣自然有不忠的借口。

    从这点上来看,曹操完全复制了他在袁绍手下做打手的经验,暗中隐忍,同时培植党羽,不愧为做大事的人。

    袁熙将后世的事情理了一遍,确实,如果不知道曹操这个变数的话,谁都不会想到他会翻盘击败袁绍。

    沮授当时也只是直觉而已,不过他的想法很对袁熙胃口,便是自己拿到虽然可能没用,但是决不能让敌人拿到。

    就像天子刘协一样。

    最初的时候,袁熙有两个预案。

    一是直接派刺客,将刘协杀了。

    袁熙纠结了好久,才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么做风险极大不说,还损人不利己,汉室大可再立一个天子。

    但事情败露,自己名声可就臭了,袁氏也护不住自己,从此基本告别争霸天下。

    二就是和曹操争抢刘协的归属权,即使不能完全夺过来,也要从中分一杯羹。

    因为这和袁氏的打算背道而驰,所以袁熙才要自立门户,这才是他要过继的最大原因。

    此世他多番操作,多赢得了三年时间,但同时历史也开始加速,各方诸侯的动向也有了改变,此时袁熙虽然打下了一些地盘,但离其他诸侯,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袁熙必须要把握住这次天子东归雒阳的机会,为自己赢取最大的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名分!

    名分便是道义,哪有比天子诏令更的正当的?

    从一开始,袁熙便一步步想的很清楚。

    过继—自立门户—掌管幽州—打通黑山通道—进入河内—参与逢迎天子。

    将吕布引入河内,也是本着自己失败,也不能让曹操全拿了好处的想法,如以一来,曹操便不能为所欲为。

    为了这个构想,他提前派董昭作为暗棋,之后还要安插手下关键人物,绝对不容有失。

    因为涉及的事情太过隐秘,所以袁熙甚至连郭嘉甄宓都不能完全交底,以防威胁到董昭等人的性命。

    袁熙感到有些孤独,争霸天下这种事情,注定了让他不能去完全相信任何人。

    他辞别郭嘉,回到府邸的时候,刚一进院子,便被早等着的蔡昭姬叫住。

    袁熙便知道蔡昭姬肯定是有事情找自己,上去拉着她的手笑道:“是公事还是私事?”

    蔡昭姬脸微微发红,“公事私事都有,但私事也不是我的。”

    两人走进书房,蔡昭姬拿出一支竹筒,上面封着火漆,说道:“这是蓟城送来的密信。”

    袁熙结果竹筒,拿小刀刮去火漆,将竹筒旋开,里面是一卷绢帛。

    他打开一看抬头,说道:“是赵云送来的。”

    蔡昭姬凑过头去,见上面写的是蓟城的近况。

    如今赵云和麴义已经将蓟城通往涿郡北新城的道路扫清,麴义正驻扎在蓟城,赵云先前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