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起蜀地 第七章,十里一匪地

    第一卷,风起蜀地 第七章,十里一匪地 (第3/3页)

粮征税的车马。

    空闲时依旧如朴实农户一样耕种、畜牧。

    壮汉老岳吃了惊:“如此说来,咱们一路遇到三五窝匪人就有村民?”

    他并没提及被反杀团灭之事,老农还以为几人马匹快才逃脱:“几位好汉歇息后趁天黑去镇子上安全些。川蜀山地真正占山称王的只在少数,村民落草也是无奈之举啊,流年不济,天灾人祸衙门也不管,每年还反倒征收纳粮,抓捕壮丁,纳了粮,一年有半数日子忍饥挨饿,抓了壮丁,十去无一人回。胆大的为了活路不得不丢下锄头拿起刀剑做匪人。”

    这消息着实颠覆几人原由认知,难怪早前被村民指指点点,不受待见,感情杀的是本地村民。

    赵正立询问:“上山为寇不怕县衙围.剿?”

    农户苦涩一笑:“县衙都忙着跟真正的匪.人勾结,谋利,哪儿有空管我等穷山恶水之地。”

    中年人胡亥追问:“真正的匪.人在何处?他们如何勾结?”

    此话也吸引了众人兴趣,连默不作声的碧华宗两姐妹都双双将目光集中农户。

    老农本不想说,叹了口气:“这也算不得什么秘密,凡是靠近县城都有一两窝真实匪人,他们劫杀过往商贩,压榨四方百姓,然后按月给当地县衙上交“宽容费”。县衙有不便处理的事物也交给匪.人出面,里应外合,滴水不漏,只得苦了百姓。”

    几人本想再询问些,老农见修整差不多了便下逐客令,一来,拴在门口马匹太扎眼,怕引来麻烦。二则是,这几人佩刀拿剑一看就不像常人,早些走,他早安心。

    农户指了一条通往县城的小道。

    在下午天黑前几人行进六七里山路,落脚南河县。

    此县算不上繁华,是依河而建的一条街,两百来户居民,附近三五个村落在此交易买卖。

    天渐黑,街上行人稀少,五人踏马在空旷石板街道哒哒哒作响,刚寻到客栈入住,就被衙役上门盘查路引,以及询问到此目的。

    几人掏出令牌,这是朝廷默许的江湖人标识,衙役也不管这些,只认路引。几人只身江湖,哪儿有官家路引?

    衙役就要当黑.户关押几人,几番拉扯,衙役这才放过几人,但告诫商户客栈,说几人身份可疑,不得入住县城。

    此话一出满街无不关门拒客,呛得几人一肚子火,但又不可奈何。

    行走江湖多年的胡亥也难得黑着脸,他说这种事在江湖很少见,显然那衙役在故意挑事。

    赵道长很难想象这就是憧憬已久的江湖。

    几人不想闹事,打算在天黑前出城寻路边客栈,或者借宿农家,顶多多花些钱,盘算后翻身上马出集市。

    另一边,刚刚盘查的衙役连忙褪去官服,朝另一侧赶去,街上客栈老板小二无不摇头叹息,而后借着夕阳余晖各家各户关门关窗,显然这种事屡见不鲜。

    五人出县城不过三里,被一队人马拦住。

    此刻天已暗黑,拦路人马撑着火把,持刀拿盾,足有五十人之多,这阵容丝毫不弱一支小型军队了,甚至还有身穿甲胄的骑兵。

    为首的汉子一身横肉,拎着数米长大刀,身胯躁动倔马,一缰绳勒住,无比豪气的吼道:“留下值钱货,男人可以离开,女的留下。”

    此刻的五人正是一肚火,就连与人为善的赵正立道长都能看出衙役跟匪.人串通太明显,如若不是为了隐藏实力,他恨不得一巴掌呼死这群无恶不作的匪.人。

    他都这般想了,其余四人此刻已经杀意涌现,找到了发泄对象。

    那身胯倔马的汉子似有察觉:“反抗者一个不留。”

    “噗!”

    下一时间他被一股伶俐剑气袭击,好在他提前纵身跃起,那一剑直接劈在他胯下倔马背上,当即一尸两半,倔马都未来得及嘶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