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7章 改革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0227章 改革 (第1/3页)

    公元344年,大赵皇帝石遵,拜石闵为丞相,总领百官,主持朝政,内外诸官吏之任免职权,皆归石闵统筹。

    石闵为此,在朝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与人事调动,推行新政。

    由于大赵继承的是魏晋以来的官制,故而石闵保持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和九品中正制不变,但是人员必须调动!

    在中央,石闵改革中央官制,裁撤一些不必要的虚衔,简化三公九卿制。原来的朝中有整整“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它们是为了尊崇士族望重之饶荣宠性虚衔。

    但这样大大降低了中央的行政效率,所以被石闵上书,请石遵裁撤了。

    人事调动方面,石闵自然是丞相、录尚书事,总揽国政;石璞为太宰,管理皇家事务;李农为大司马,总管兵马;冉良为中书监,管理中书省,令仍掌管草拟诏令、策划国政,位尊权重。

    文章为司徒,掌民事;申扁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申钟为司空,专管水利、土木工程建设。

    石闵改革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中书监、司徒、大司马,丞相高高在上。九卿,是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郎中令、大司农、少府。

    九卿为中二千石之官,多进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随事为员。

    石宁为太常,掌宗庙礼仪;文泰为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李信为卫尉,掌宫门卫屯兵;石琨为太仆,掌舆马;王朗为光禄勋,掌诸归义蛮夷;秦牧为大鸿胪,主管邦交;崔皓为廷尉,掌刑辟(本来崔皓是不愿意出誓,不过被石闵直接任命了);冉文为大司农,官吏农事;梁犊为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

    这一下,汉人大臣全面主政。

    石闵能够一下子进行改革,还得益于这个纷乱的时代。

    自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废置不一,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影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否则只是赠官,并无实权。

    朝廷又影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它们是为了尊崇士族望重之饶荣宠性虚衔。此外又影位从公”。

    凡骠骑、车骑等将军及光禄大夫等,若影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都属于位从公。这时期,中书省的中书监、令仍掌管草拟诏令、策划国政,位尊权重。

    由于中书省权势日重,对皇权专制的威胁渐大,于是晋时将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并且扩大其长官侍中的权力,使它参予朝政,“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阙”,以此来限制中书省的权力,互相箝制。

    此时尚书台作为执行机构,其组织愈加完备,分工也更为细密了。

    在朝廷不设“录尚书事”时,则以尚书令为尚书台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共同参预朝政。其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西晋时,尚书台曾设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等六大曹,以后又有一些增减,至东晋时成为吏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