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乱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乱 (第2/3页)

动,一直在堤坝边上查缺补漏,两岸长堤被洪水冲垮的可能性已然不大。

    遮着面纱的白莲教圣女唐音扶着老人站在一旁观看,听着上海县本地士绅所言,颇有些心思不宁......自己在松江府苦心经营了这么久的白莲教组织网,如今被姜星火短短几日便暴力摧毁的七零八落,堪称是连根拔起,任是谁心里都不好受。

    然而,老人却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拄着拐杖,认真地欣赏着远处难得一见的风景。

    「你知道吗?我曾经跟你说过,大黄浦的滩头是我最满意的地方,因为那是我儿时的全部记忆。」

    老人喃喃道:「每天早上在大黄浦的船上喝滚鱼粥,喝完粥再走到浦边吹冷风,看着潮汐涨落,看着水花从平静到激烈,一浪接一浪,这样的生活多美妙啊。」

    「那时候啊,没有什么大明,还是大元呢......蒙古人统治着天下,谁曾想到这一转眼,江山几度易主,我也从一个稚童,垂垂老矣喽。」

    唐音默然片刻,看着身边人头攒动的百姓,幽幽问道:「爹,真的没办法了吗?

    老人闻言,转过身子望着唐音,神色变幻莫测,半晌后,他缓缓挺直了驼着的背,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掩藏不住的锋锐气质。

    如同在一把满是油污的不起眼的剑鞘里,抽出了绝世宝剑。

    这位白教主,可是跟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同一时期参加白莲教起义,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豪杰人物!

    若非在白莲教中资历、威望无人能比,凭什么众人服他一个脖颈都要埋到土里的老头子?

    如今垂垂老矣,但白天宇其人的胆魄和雄心却绝对毋庸置疑,再联想到水门一事,白莲教圣女唐音的心中,顿时有了几分计较。

    之前她还以为教主想要引水入城,可仔细想想,却是自己不懂水利,有些想当然了。

    走下城头拐入小巷,到了白莲教的秘密据点之中,两人低声交谈了起来。「我说姜星火聪明反被聪明误。」

    老人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是因为姜星火固然以雷霆手段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也炸开了大黄浦让大黄浦湖堤崩塌,进而水道与上海浦连成一片,从此以后,华亭县乃至嘉兴府、杭州府的粮食,都可以转运过来......看起来姜星火已经赢了是不是?」

    唐音有些无可奈何,她虽然不想承认,在松江府由她主导的与这位国师的暗中交锋,目前来看可谓是输的一塌糊涂,但也只能点了点头。

    或许教主还有什么后手,可她手中的牌,已经输光了。

    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华亭县的粮食能顺着吴淞江水道输送到太湖前线,那么本就勉力支撑的白莲教,想来便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老人笑了笑,他重重地一挥手,豪气干云地说道。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我教潜藏在嘉兴府与松江府交界之地的精锐兵马,同样可以顺着他亲手开凿出来的这条水道,长驱直入,擒贼擒王!

    「什么?」

    唐音眸子一转,以手轻掩朱唇,作吃惊状道:「这怎么可能......我教还有这么多人手?」

    「有什么不可能?」

    老人似乎对自己这位圣女的反应很满意。「可姜星火又岂会毫无准备?」

    老人淡淡说道:「姜星火是厉害,我们也的确不能小觑他,可是姜星火千算万算,却始终忽略了一件事情——他身边,快空了!」

    ·····

    ··

    白莲教这支精锐兵马在嘉兴府与松江府交界处的行动极其隐蔽,他们是教主的直属部下,即便是其他白莲教长老、护法,也只知道每年有大量的钱粮被支出了,但是这支军队藏在哪,有多少人甚至包括指挥军队的首领是谁等等消息,皆一概不知,哪怕教中地位仅次于教主的白莲圣女唐音都未曾知晓。

    白莲教自己人都瞒着,更别说是大明这边了。

    因此,即使是手眼通天的大明锦衣卫,也没办法掌握白莲教在江南境内的详细动态。

    归根结底,便是江南这块地盘,士绅和白莲教勾结的太厉害,朝廷的情报探查基础被严重侵蚀了。

    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经过此次平定白莲教叛乱,士绅对江南诸府的绝对控制必然会瓦解.....包括已经大致掌控的常州府、松江府等等。

    经此一役,在与士绅的拉锯中,朝廷一定会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虽然锦衣卫有些耳不聪目不明,不过,在姜星火的严令之下,锦衣卫们依旧在努力探查着白莲教活动的情报,并且把消息传递给了各级将校,让他们提高警惕。

    不过,锦衣卫们的活动重点却是苏州府这个战场的方向,锦衣卫把大量的人手和资源倾注到了这里。

    毕竟,这次围剿白莲教的主力是平江伯陈瑄的舟师和税卒卫,陈瑄倒还好说,二皇子朱高煦可是不好惹的。

    若是在白莲教的手中丢掉了苏州府的任何一个县城,那可不仅仅只是颜面扫地那么简单,说不得,二皇子就要大开杀戒了。

    更关键的是,苏州府可是南京的门户!

    苏州府一旦失守,整个江南,便有可能彻底陷入白莲教的掌控之中。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永乐帝又怎么可能不勃然大怒呢?

    所以为了保证前线战局不在情报上拖后腿,锦衣卫理所当然地把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了苏州府的太湖战场周围,而忽略了对已经是「后方」的松江府的注意。

    而更让锦衣卫们送了一口气的是,所幸,国师的决策十分英明。

    大黄浦水路已经打通,一旦大量的粮草源源不断抵达战区,明眼人都知道,太湖一带的形式顿将逆转!

    夜幕降临,黑漆漆的夜空中,繁星点缀,偶尔有流萤飞舞。

    在距离码头不到五百步的一处民居内,灯火通明,房间里摆放着一张桌案,桌案两边坐着三名男子,他们身披甲胄,腰挂刀剑,显然是军伍中人。

    这三人正是徐景昌、朱勇、张安世三兄弟。

    白天的时候,他们扛着沙袋去了堤坝上,眼瞅着大堤安然无恙,方才回城休息,如今人手紧缺,睡了几个时辰,就又得起来当值了。

    不过好在都是些少年郎,正是最能熬夜的时候。

    哪怕军中不让饮酒,光是茶水一杯接一杯地灌下肚子里去,也是不见停歇,不仅交杯换盏,而且还高谈阔论了起来。

    以茶代酒,把自己都骗了。

    几个军校生,半夜还能聊什么?当然是纸上谈兵了。

    不自觉地,三人就聊到了当下太湖的战局。

    在朱勇和张安世看来,这应该是一次十拿九稳的胜仗才对,只需稍作调整,大明便可平定叛乱,收复失地,恢复往昔荣光。

    所以,他们对于战局的判断都很乐观,主张等第一批粮食到位,就快速进军,速战速决。

    但唯独出身魏国公府的徐景昌眉头紧锁,似乎有些不快,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慰道:

    「此战凶险,不可轻敌啊!还是要等粮食囤积好,方可步步为营,彻底锁死白莲教叛军的活动空间。」

    话刚说完,屋

    内顿时陷入沉寂之中,这话对于他们来说,可实在是太熟悉了.....张安世脸上露出一抹尴尬之色,随即讪笑问道:

    「可是魏国公来信了?」「是。」

    跟这俩身份地位差距不大的好兄弟,徐景昌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