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县令的赈济之法,朱元璋暂住上海县

    第七章 县令的赈济之法,朱元璋暂住上海县 (第2/3页)

当然知道李进说的是真的。

    毕竟当初,他的父母哥哥,就是因为一碗吃的,被活活饿死的。

    可是他还是不能接受李进往赈济粮里掺沙子,这根本没把灾民当人。

    “可是你既然已经要给他们一碗吃的,为什么非要往里面掺沙子?”

    “让他们这些灾民天天吃沙子,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李进摇了摇头,说道:

    “几年前,本官刚来上沪县的时候,这里人不过千户,地不过万亩。”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可谓是凄凉至极。”

    “当时上沪县一清二白,本官为了招募流民,决定开仓放粮。”

    “可是本官发现,在本官开仓放粮后,能赈济的灾民根本没有多少。”

    “你们可知为什么?”

    这回轮到朱元璋等人蒙圈了,几人纷纷摇头。

    “因为在知道官服发放免费粮食后,那些本来家有余粮的百姓,也纷纷前来领赈济粮。”

    “本官本来就没有多少赈济粮,这些不是灾民的百姓全来领粮食。”

    “那本官又怎么招募流民,赈济灾民呢?”

    “于是,本官就下达了一个命令,那就是让所有赈济点,在赈济粥里全部掺上沙子。”

    “这才让本官能够招募到更多的流民,开垦更多的田地。”

    “也正是因此,上沪才有如此盛景。”

    马皇后听完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开垦土地跟赈灾粮里掺沙子有啥关系?

    朱元璋却是恍然大悟,说道:

    “你是说,赈济粮是给真正灾民吃的,如果往里面掺沙子,只有那些快被饿死的人,才会来吃。”

    “而那些本来不需要被赈济的人,肯定吃不了这种米粥,这样一来,就能筛选出来真正的灾民。”

    “这种赈济粥才能真正喂给那种真正需要的人。”

    “不仅筛选重灾民,而且还节约粮食,帮助你招募更多的百姓。”

    “高明,果然高明。”

    朱元璋在想通之后,却是又开始欣赏起李进来。

    才思敏捷,懂得变通,这李进也算是一个人才了。

    马皇后却仍是有些疑惑,说道:

    “百姓都是淳朴的,就算是有个别冒领粮食的,那也不会吃太多。”

    “因为个别人,就往粮食里面掺沙子,有些不妥吧?”

    李进听到这话,开始说道:

    “心如水,何其深也。民心如烟,何其乱也!”

    “百姓都是一群刁民,这些人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会打自己的小算盘,都是喜欢贪小便宜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