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君前奏对(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八章 君前奏对(下) (第1/3页)

    李适的声音虽然很轻缓,但每一句话都如重锤一般敲击在含凉殿的地面上,说到收复失地这儿,他顿了顿,轻蔑一哂。

    “你错了,朕比任何人都想中兴大唐,让大唐重现开元盛世时候的光景,朕还想像你一样快意恩仇,报了当年回纥可汗牟羽杖杀我僚属、随从之仇,但朕不能……

    朕是天子,身负天下,不能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今吐蕃国势正盛,疆域与大唐不相上下,胜兵数十万,兵力远超我京西北八镇,若是贸然出击,万一败北,河朔三镇必反,届时,又是一场安史之乱啊。

    但是两国通好就不一样了,一来可以解除边患,使边疆、内地百姓休养生息,二来也可让朕腾出手,廓清东方。

    这也是古人常说的攘外必先安内,大唐既安,则群夷自服,待河朔平定之后,国家再休养生息、积粟五年,然后集甲士三十万,西出长安,何愁河陇不复?”

    说到这里,李适停住了,神色漠然地盯着郭映,似乎在等着他表态。

    郭映当然不会被他一席冠冕堂皇的话就洗了脑,他承认李适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想法也很美好,但是略知历史的他可是清楚眼前这位皇帝做起事来是有多么离谱了。

    削藩削出来四个反王,两个皇帝,完成了“国都一陷,天子一迁”的成就,而后为了平定内乱又以割让安西、北庭为代价换得吐蕃出兵,结果后来在李泌的劝说下又背弃了当初的约定,引得吐蕃震怒,搞出了“平凉劫盟”这出闹剧。

    当然了,眼下的李适倒也还称得上英明神武。

    即位之后,面对泽州刺史献的祥瑞《庆云图》,他大加申饬,并颁布圣旨,通告天下,以后地方州郡不许献上祥瑞,以免劳民伤财。

    并将内庄产出的皇粮分给军队,把周边蛮夷献上的珍兽、宫中豢养的斗鸡斗狗全部放归山林,甚至于放归了数百适龄宫女出宫婚配,还罢免了梨园使及乐宫三百人。

    俨然是有一番革除积弊,振兴大唐的心思。

    朝廷内外对于皇帝的如此表态,都是喜不自胜,消息传到淄青,兵士们甚至扔掉兵器,奔走相告说“明君都出现了,咱们还要造反吗?”

    不过郭映知道,李适的英明神武也就两三年。

    就他后来那一连串的糟糕表现,和大宋三挫徽钦高,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朱祁镇真没两样。

    也就是此时的大唐尚有一堆裱糊匠,不然就凭李适的骚操作,大唐迟早变成南唐。

    郭映深思一阵,觉得自己还是要坚持一下主见。

    便道:“陛下与草民的初衷都是一样的,皆是为了我大唐江山社稷长存,但草民犹记得太宗皇帝在世时说的一句话,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草民怕陛下释放吐蕃使臣及战俘的善意,会被吐蕃当成我大唐软弱可欺,助长了其国内主战派的嚣张气焰,反之,大唐也不免人情沮丧。”

    “你说的这些朕也考虑过,但朕以为,一时的荣辱算不得什么。”李适目光锐利,语调低沉。

    “夏有穷夷之难,太康失国,而少康中兴之;秦有函谷之败,割地求和,最终始皇帝一统六国;汉有白登之围,和亲之辱,高帝、惠帝、少帝、文帝、景帝六帝忍辱负重,休养生息数十年,才有了武帝一雪前耻,霍骠骑封狼居胥,横扫漠北。

    时下吐蕃国势正盛,正当避其锋芒,厉兵秣马,以待天时。”

    “古人云,夷狄璧如禽兽,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也,草民以为,陛下与之和,无异于与虎谋皮。”郭映仍坚持己见。

    毕竟吐蕃背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而且吐蕃国内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