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就坡下驴

    第六百五十四章 就坡下驴 (第2/3页)

上金銮殿之时,脸色灰白,全身只穿着白色内袍,散发着浓重的血腥味和伤药的味道。

    群臣都知道仇鸾受伤不轻,但结合仇鸾过去一贯的没病小养,小病大养的历史,也没想到这次真的这么严重。

    嘉靖也很吃惊,他也没想到仇鸾伤得如此之重,忍不住脸色阴沉。

    “那些御医也越来越不上心了,虽然告诉朕仇鸾伤得很重,却没告诉朕这般严重,否则朕岂会一定让他上殿?”

    其实仇鸾固然是伤得不轻,但这副命在旦夕的样子,确实有一半是装出来的。为了装得更像,他特意停了两天药,晚上还跟火姑娘加了班。

    因此他此时完全是本色出演,在软榻上挣扎了两下也没能爬起来,只得垂泪道。

    “万岁,臣失礼了,臣想来是不行了,想不到临死之前还能见到万岁一面,臣心愿已足。”

    嘉靖心里一酸,他对仇鸾一向印象极佳,此时见仇鸾这般模样,更是难过。

    “爱卿不必如此丧气,你年富力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今日召你来,是问你几句话。当年告夏言的奏折,是你在天牢中写的,还是诏狱中写的?”

    仇鸾一愣:“万岁,臣的奏折是在甘肃时写的,并非是狱中所写啊!臣上奏折的时候,还没被抓呢!”

    嘉靖也一愣,奏折肯定是仇鸾在京城狱中时送上来的,可是什么时候写的,嘉靖却有点忘了。

    实际上,当时嘉靖只是需要这么一份奏折而已,是什么时候写的有什么关系呢?

    “你在被抓之前就写了奏折,为何迟迟不上奏呢?”

    仇鸾更惊讶了:“臣的奏折早就上奏了呀,只是臣当时被曾铣夺职待审,并没有直奏之权,自然是先送到内阁的。

    当臣被抓进大牢后,严世藩告诉我万岁看到了我的奏折,要让我作证曾铣的罪行,我还以为万岁早就看到了呢。”

    嘉靖沉下脸来:“想来是严嵩有意压下了奏折……不,想来是严世藩有意压下了奏折!你还记得奏折内容吗?”

    仇鸾艰难的点点头:“臣在奏折中,为自己辩解被曾铣诬告一事。臣并不曾贪污,曾铣误会臣了。”

    仇鸾有没有贪污,嘉靖并不关心:“关于夏言和曾铣勾结一事,你可还记得写了些什么吗?”

    仇鸾点点头:“臣在奏折中写道,曾铣穷兵黩武,一心收复河套建功立业,对待下属极其严苛。

    对犯错军队,动辄克扣军饷以示惩罚。还把克扣的军饷拿来向朝廷活动,争取支持。”

    嘉靖皱起眉头:“你奏折中所写,还有曾铣给夏言送礼呢。夏言收受贿赂,所以后面才帮曾铣说话。”

    仇鸾瞪大了眼睛:“这些事儿,臣并没有写啊,这不是另外几个军官说的吗?他们做的证啊!”

    嘉靖也瞪大了眼睛:“你看看这份奏折,难道不是你写的吗?”

    仇鸾挣扎着接过奏折,脸色变得更加灰白了:“万岁,这字迹确实像是臣的字迹,可臣当时没写这么多字儿啊!

    这后面关于夏言的事儿,臣的奏折上当时并没有啊。当时案子是锦衣卫和刑部一起审的,让臣作证的部分,也只是曾铣的事儿啊!”

    嘉靖的脸上有些下不来了,他看向陆炳,陆炳拱手弯腰说道。

    “万岁,因为奏折上写的,曾铣给夏言送礼之事,是分别委派了三名将官,那三名将官也都承认了。

    当时仇鸾主要是为曾铣一案作证的,并未涉及夏言。当时是臣陪审,刑部侍郎柳台主审此案。

    不过当时证据已经足够了,仇鸾证明了曾铣的罪行,那三名将官证明了曾铣和夏言的勾结。”

    嘉靖想了想:“柳台,朕记得徽王案之后,柳台和谈同都被你抓进了诏狱,后来查出了很多罪行,是流放了吧。”

    陆炳点头道:“谈同还在关外流放,柳台……他精神不太好,在流放的路上掉下山崖,死了。”

    嘉靖点点头,看向张居正:“如此看来,奏折确实可能是严世藩代写的,增添了夏言的罪状。”

    张居正看出嘉靖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即精神一振,行礼道。

    “万岁,此奏折看似合理,其实确实是有许多漏洞的。只是当年严世藩手段高明,又有柳台做帮凶,所以难以察觉。

    因为仇鸾的奏折日期是在他被抓回京城前所写的,但他奏折中却与后来万岁下旨申斥夏言的圣旨中多有附和雷同之词。

    如“将有余力,粮有余积”和“兵有余力,食有余积”雷同,“师出有名”与“出师征逐为名正”雷同。

    可万岁的圣旨,是在仇鸾早已入狱后才宣的,仇鸾被抓之前不可能知道万岁会在圣旨中用这样的词语。

    所以结合仇鸾的说法,可知这份奏折正如画师所鉴定,乃是出自严世藩之手,捏造了夏言的罪证。”

    嘉靖知道这件事儿想拦估计是拦不住了,见众人的情绪都已经转到了严世藩的身上,也打算就坡下驴了。

    可他仍然要表个态,让众人知道,清查冤案是一回事儿,但夏言仍然是有罪的,只是什么罪的问题。

    “看来,此事严世藩确实做了很多手脚,重新查也不是不行。只是夏言强君胁众,生活奢侈,这却是无法辩驳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