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树大根深

    第六百九十七章 树大根深 (第2/3页)

到消息,赶到现场时,板儿砖李将短刀横在自己脖子上,侃侃而谈。

    他说自己昨天被王老板殴打,心怀怨恨,因此报仇,并无其他原因,说完刀一抹,直接自尽了。

    整条街上的商户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看着街头巷尾的乞丐们,却没有一个敢跟捕快们说出实情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真的联名写了一封信,敲锣打鼓,大张旗鼓地送到了县衙,让丐帮知道自己按要求做了。

    大明各地都爆发了不少恶性案件,各地官府虽然奔忙处理,但这些案件仍然层出不穷,导致百姓们怨声载道。

    乡绅和商户们都说,若不是朝廷多事儿,非要解散丐帮,导致各地团头不敢办事,也不会这样,过去多少年不都是好好的吗?

    官府清查丐帮中的罪犯,团头不敢不协助,但一直尽力拖延,以至于那些恶丐早已逃离当地。

    而民间调查更不顺利,百姓和商户不但不说乞丐的罪行,反而还大声夸奖本地乞丐热心助人,帮寡妇挑水,扶老奶奶过马路。

    最麻烦的,其实还是各级官吏的态度,他们大都跟当地的团头关系紧密。

    虽然不敢违抗朝廷命令,但都不够积极,一直互相观望,看其他地方执行得如何了。

    而且一些地方,白莲教潜伏的徒众开始改头换面,死灰复燃。他们拿出洗脑的本事,忽悠百姓。

    他们指出:朝廷解散丐帮,与丐帮的善恶无关,而是需要人到西伯利亚去种土豆儿。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伯利亚比大明大几十倍,如此一来,丐帮那点人根本就不够!所以抓完丐帮抓平民!

    百姓们读书少,谁也不知道西伯利亚到底有多大,更关心的是朝廷为啥一定要抓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儿呢?在家种不好吗?

    白莲教告诉他们:“西伯利亚种土豆是靠邪术的!他们把人切成碎块,埋在土里,在上面种土豆。

    如此种出来的土豆有人体的精华和天地灵气结合,可以用来炼丹,炼出来的丹药就是皇帝平时要吃的!”

    这个恐怖的故事征服了很多百姓,因为嘉靖喜欢炼丹嗑药是人尽皆知的!徽王含真饼的事儿历历在目啊!

    说嘉靖种土豆是为了炼丹,就像说萧风进青楼是为了找妈妈一样,绝对没人怀疑,这就是人设的力量!

    而且在过去的岁月中,被朝廷剿灭的一些土匪山寨,也重新出现了火光。打劫路人,宣称原本是良善乞丐,被朝廷官逼丐反!

    当地驻军前去剿灭时,这些所谓的土匪早就跑没了,山寨里只留下做饭的余温,不见人影。

    后来官府觉得为这几个假土匪调动大军不划算,哪里有了劫道的,就派当地捕快衙役们去抓。

    结果却发现那些土匪人数虽少,但都功夫不弱,捕快们根本不是对手,被打得落荒而逃。可军队一去,人又没了。

    随着各地案件的频发,民间汹涌的舆情反弹,朝堂上的反对意见也骤然增多,大都是批判萧风意气用事,操之过急的。

    听得多了,嘉靖也有些烦乱,派人把萧风叫来,询问他接下来如何收场。

    萧风淡然道:“师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自然也不会轻而易举。

    丐帮传承几千年,虽已病入膏肓,但就像一棵千年老病树一样,哪有刨根不带出泥的?

    师兄只管放心,这些混乱,正是丐帮制造出来向朝廷施压的。朝廷此时若有动摇,则前功尽弃。

    而且这次若半途而废,今后天下百姓再也不信朝廷会对丐帮真的下手,就会更加畏惧丐帮。

    此消彼长之下,这棵老病树再也难以根除,就会继续趴在大明的身上吸取国运,制造混乱。”

    嘉靖皱眉道:“不过是一群乞丐,既无兵马,又无地盘儿,大明连倭寇、罗刹、白莲教都打败了,怎么对付丐帮会这么费力呢?”

    萧风笑道:“倭寇的退路在海上,因此他们不敢孤军深入,只敢在沿海活动;丐帮看似没有地盘儿,其实无处不在。

    罗刹虽然强横,但却难以隐藏,只能正面进攻。以硬碰硬,大明比罗刹更硬,自然干脆利落。

    至于白莲教,其实和丐帮是极其相似的。都是散落民间,都是分布广泛,都是善于伪装,难以察觉。”

    嘉靖点点头:“那为何你灭白莲教时颇有章法,如今朝廷处置丐帮却一片混乱?难道这因果非要着落在你身上?”

    萧风摇头道:“其实不然。白莲教和丐帮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所求。

    白莲教想造反,自然就要有大动作。动作一大,就容易被发现。

    丐帮却并无造反之念,他们只想潜伏在社会最底层,这就更难动手。

    丐帮就像虱子,常年趴在你身上,小口小口地吸血,你就难以察觉;

    而白莲教就像蚊子,总想飞起来吸一大口,早晚会被一巴掌拍死。”

    嘉靖叹气道:“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