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竖子不足以谋

    第227章竖子不足以谋 (第3/3页)

    一番交谈胡广热血沸腾,这几十年来,他在儒林薄有名声,加上位高权重,可谓朋友满天下。

    他很有信心,只要自己出面,一定能广邀贤士,将翰林苑办成大汉的文宗之地。

    二月间,翰林苑入驻玉堂殿,为陛下之供奉的消息,便已经不胫而走,传遍了天下。

    太学院被胡广提前挖了好几个墙角,弄得国子监祭酒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扬言胡广只要再敢踏进来一步,就要与他单挑。

    就连三公府的属官,都被他这个老上司给撬走了十几个,各官学更是风声鹤唳,严防死守,生怕被胡广把人给全拉跑了。

    好些隐居山林的大儒,都被胡广三顾茅庐,死乞白赖地给请了过来,成了镇场子的大神。

    刚开始,许多人都不愿意,见到胡广来了便避之不及,可后来消息一传开,很多世家都想把自家子弟塞进来。

    这可比当郎官强多了,又清贵又能常在陛下面前混个眼熟,谁不眼热。#21434#21437#32#36861#21727#25991#23398#32#122#104#117#105#121#111#46#99#111#109#32#21434#21437

    可惜胡广开出来的条件很苛刻,必须要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无论经学、算学、或者诗词歌赋都成。

    经过几个月的精挑细选,加上翰林苑以前的旧编制,规模扩充到了一百多人,已经自成体系。

    翰林苑改称翰林院,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修撰、编修、典簿、检讨、待诏各若干名。

    其中最普通的便是编修和典簿,名额不限,主要都是些后学末进的年青学子。

    黄琼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了沉默,甚至有太尉府掾属和御属跳槽翰林院,他也好言好语的送出门,没有丝毫为难。

    许邑与他私下里商议过,二人均认为翰林院不足以与尚书府和御史台相抗衡,应该属于独立于各方势力之外的机构。

    而天子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所以他除了暗中积蓄势利之外,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第一次全国统一的童试上。

    今春的头等大事是恢复民生,官府给受灾的百姓借贷了口粮和种子,并督促春耕的进行。

    各地的河道和沟渠,从冬天开始就在不间断的维修,由于年成不好,虽然只提供两顿杂粮粥,偶尔加两个糠面饼,但仍然有许多百姓趋之若鹜。

    其实百姓们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勉强果腹就行了,谁真的愿意去造反啊,还不是活不下去吗。

    各州、郡、县的农官和官吏,甚至出面劝说本地豪绅,捐赠或者借贷一些粮食给官府,将来会在田租里面扣除,以期能度过难关。

    百姓们惊讶地发现,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们,居然亲自跑到乡间督促,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各乡各亭各里的皂吏,更是恨不得每天睡在田间地头,也幸好老天保佑,整个春季都风调雨顺,大部分的田地都播种了,而且长势喜人。

    虽然大家伙对强制执行的新式种植法,都半信半疑,但看到苗子出得确实比往年整齐,又有些期待了。

    在此情况下,大汉帝国首次童试,就显得有些无声无息,放弃了推荐制度,报名的学子确实有点多。

    各地官学和私学的学子,除了小学的蒙童之外,几乎清一色地报了名字上去。

    人数多得让各地官府始料未及,在一众年轻学子里面,最惹人瞩目的是许多中年儒生,他们中许多人曾经依附于世家为吏,也有些多年来混迹于最底层的乡吏和亭吏。

    这么多人,一个个去查验身份,工程也太浩大了,春耕正忙,哪里去找如此多的人手。

    最后只能发出告示,凡有不孝不义或者前科者,一律自行取消报名,一旦后续查出,将按流放罪论处。

    这一波告示并未吓退报名热情,为了减少秋季的县试压力,各县学的讲席和县长挖空心思出难题,以期能刷掉一批学业不精,存侥幸心理的士子。

    四月上旬,正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之际,首次童试在各县学里紧张地进行着。巘戅追哟文学戅

    许多参加过这一届童试的学子,多年后依然津津乐道,因为这绝对是史上难度最大的一次童试,题目之难,直追州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