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长康元年

    第351章长康元年 (第3/3页)

灭了。

    宫中下诏,陛下身体痊愈,京城之中欢庆三天,全国再减一年农业赋税。

    因为今年的气候不正常,自然灾害增多,刘志本就有心减免农民赋税,只是借着这个由头罢了。

    此消息一出,天下民心大定,皇帝吉人天相,如此重症都能康复,实在是个奇迹。

    天师教趁机宣扬陛下乃上苍之子,气运加身,可保佑大汉天下太平长安。

    大灾之年必有大疫,这已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各地救灾正在紧急进行中,但作为朝廷中枢,却必须提前开始预防疫情。

    十几年前的大洪灾之后,就曾经爆发过铺天盖地的霍乱,当时窦云亲赴灾区,与各地名医一起,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最终扑灭了瘟疫。

    不仅如此,还从此将大汉对瘟疫的治疗和预防,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这一二十年来,大汉虽然没能彻底消灭瘟疫,但在预防方面,却渐渐形成了制度化。

    对于瘟疫来临之际的隔离政策,也深入民心,一旦发现苗头,当地医师第一时间就会将病人隔离起来,以免扩散。

    再加上大汉的卫生理念也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动物尸体都不允许胡乱扔掷,必须挖坑深埋。

    而且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也贯彻始终,一般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都会将饮用水与洗用水分开来。

    但在水资源本身就匮乏的地区,却无法做到,所以还是不能从根本上阻断病菌的传播。

    这些年来,伤寒、霍乱、疟疾、麻风病、狂犬病等等,一直都有小范围的爆发,只有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疫情罢了。

    针对南方如今情况不妙,刘志立刻组织各部门召开朝议,这次与以往不同,还加入了太医院和医学院。

    水灾之后,由于饮用水受到污染,最容易得的就是霍乱,再加上南方的夏天蚊虫肆虐,疟疾也比较多见。

    因为暴雨倾盆,骤热骤冷,伤寒中的温疫,也有爆发的可能。

    经过一番商议,一致认为应该迅速启动应急制度,此次由太医院和医学院牵头,发动学院的诸多学生一起赶赴江淮。

    同时在全国各地,紧急征调医师,共赴国难,并要求各地都贡献一部分医疗物资和药材。

    这次带队的是张芝,老一代的医师们,年岁已高,不适合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所以派出的都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医师,他们也是大汉医界的中坚力量。

    临出发前,刘志特别召见了张芝,与他说起当年其师去江淮救灾,二人一席畅谈。

    刘志与窦云二人之间,是刘志成全了窦云的一生,而窦云却以一生来报答。

    如今张芝继承了老师的医术,也继承了他的医德和志向。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真的大公无私,让人不得不感佩至此。

    两年来,张芝跟着他的老师窦云,一直都在为刘志治病,也与陛下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刘志能够顺利痊愈,与他的努力分不开关系,为此他特地设宴款待,与他践行。

    “此去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龙麟卫直接呈报给我,只要大汉能够做得到的,尽管提出来。”

    汉朝末年直到魏晋时期,三百年的大瘟疫,让他印象深刻,数千万的人死于疫情,许多地方都变得荒无人烟。

    那是何等的人间地狱,刘志觉得根本不敢想象,小冰河期气候反常,本来就生计艰难。

    如果不能阻断瘟疫的流行,将会十室九空,一切的繁荣都会成为虚妄。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才对医学如此重视,就是担心一场世纪大瘟疫,会毁掉他一切的努力。

    张芝没料到刘志会重视到如此程度,顿时就激动起来,郑重整衣下拜。

    “陛下,臣此去定不辱使命。”

    事实证明,朝廷的未雨绸缪非常正确,扬州因为靠近入海口,受到的洪水压力最大。

    已有多处支流破堤,数个水库和湖泊崩溃,造成了大面积的洪涝灾害。

    尽管地方官员救助及时,可随之而来的霍乱和疟疾,还是以肆虐之势横扫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