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形势突变

    第十九章 形势突变 (第2/3页)

    比起身处平原、坐拥铁路网的英印军,明军因为要翻山越岭所以无法携带大量重武器,这种程度的防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攻坚能力。

    何况这两个师早已越过边境四百里了,有些斥候单位更是接近五百里,而且后勤供给也已超过极限。

    势头太盛,打得太激进了啊。

    魏高铭从前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已经五次下令要求组织撤退,但是两个师长都恳请能再给他们点时间。

    由于英印军的撤退速度之快,明军到现在除了一开始全歼了两个团(营)之后,就再也没有包围过营级以上的敌军了,可以说每个人都不甘心——这么多年没打仗了,怎么能就这么草草收手?

    实际上在军事上这场仗是为了驱逐盘踞在乌斯藏以南的英印军;而在政治上,此战只是为了试探西方国家的反应。

    两个目的均已达成,不需要再纠缠下去了啊。

    现在,只要两个师能安然退回来即可漂亮的收场。

    不过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

    一脸焦急之色的参谋长韩之洵三步并作两步的快步走来,急切道:“出大事了!察明敌军新至之援兵大约五、六千人出现在了特兹耳,现在正赶向戈普耳,这是想迂回到我军后方、直接断后路啊!”

    所谓的特兹耳就是提斯浦尔,戈普耳则是戈赫普尔,这是自西向东的两座城镇。

    如果放任这支英印军向东北方向挺进,那么明军的退路会被直接切断。

    两个师的明军都是渡过了贾纳木河继续进攻的,之后撤退也得重新渡河,到时候一到河边发现对岸全是敌军,那岂不直接完蛋?

    现在可谓情况突变,急转直下。

    “特娘的!”魏高铭闻言,面色瞬间凝重,他盯着地图沉声道:“野心不小啊。”

    “这个情况是第三十八团发现的,他们已经派了一个营渡河前去阻击,但那个营中断联系已有两个时辰了。”韩之洵叹道:“现在当面之敌必然会配合行动,他们估计要缠上咱那俩师了。”

    连声“啐”了几下之后,魏高铭捂额道:“三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