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四章 敌人的应对;再生一个!

    第五七四章 敌人的应对;再生一个! (第2/3页)

威胁。”富兰克林总统看向了陆军参谋长,“乔治,如果陆军无法部署新的师,海军陆战队应该也能满足要求,或许还会更高效。”

    遍览全局,陆军的表现着实差劲,糟糕的战斗力和优先供应的精良武器完全不相符。

    和他们相比较,用着旧式武器的海军陆战队反而表现得更好,反差感与割裂感着实太强烈。

    情况迫切,合众国屡战屡败,已经到了不能再容忍各种奇葩事的地步了,总统不得不亲自干涉一些现象。

    对于还在使用汤米盔、春田栓动步枪、勃朗宁水冷式重机枪的海军陆战队官兵来说,这是天大的幸事。

    在战略上,哪怕先欧后亚的惯性仍旧存在,但因为大明的兵锋已经戳破底线——也就是夏威夷,所以更多的战争资源开始向太平洋战场倾注。

    四个新组建的步兵师被部署到了拉奈岛、毛伊岛、大岛,武器精良,齐装满员。

    五个独立坦克营也随之而来,可笑的M2中型坦克不见了身影,取而代之的是M3中型坦克和M3轻型坦克。

    多个联队的陆军航空队相继抵达,连带原有的力量,夏威夷美军已有大约360架各型战斗机和290架各型轰炸机。

    空有飞机大炮还不够,多达54万吨的军需物资同样重要。

    一艘艘货轮卸下数不清的食品、药品、子弹、炮弹、汽油、钢筋、水泥,保证美军能随心所欲的修建坚固工事和肆无忌惮的挥霍弹药。

    身处万里之外的大明本土军民与官僚还陶醉在王师所向披靡的自豪之中,可身在瓦胡岛的明军官兵已经感受到了压力。

    在九月的时候,明军航空兵还在隔三差五轰炸其余岛屿的美军目标,明攻美防。

    接下来的十月,双方开始你来我往互相攻防,好几次空战爆发在大海之上。

    等到了如今十一月,空战还在继续,制空权的争夺战呈现出“长时间、低烈度”的特点,几乎每天都有损失和阵亡。

    消耗战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飞行员们各有各的说法。

    如果把敌我损失数据绘制成可视化的图表,那么一下子就能看出十月是转折点——明军叫停了空袭行动,开始致力于压制美军航空兵。

    三个月的持续消耗战一共让大明诞生了五位王牌飞行员,但朝野间多半也只看到了他们五人的辉煌。

    在这期间,明军也在不断向夏威夷增兵。

    但是有限的运力需要划分为运送部队、运送物资、运送码头设施修复珍珠港,所以时至今日只又送了个第十四步兵师过去而已。

    在瓦胡岛之战中损失甚大的十七师返回考爱岛休整,现在瓦胡岛上的明军地面部队为陆战一旅、三十八师、十四师,计约四万人。

    海军勤务单位和空军航空兵单位、高射炮部队则不在此列。

    明军上层认为美军暂不具备反攻的能力,因此仍然致力于调拨各种设备修复珍珠港,而非一味的增兵。

    大都督府参谋处的二号议事厅中,关于意大利战局的跟进会议来到了尾声,也差不多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

    “还真别说,这倒是比料想的强很多啊。”

    “那波河兵团居然还能带着大部分兵器滚筒式撤入山区,有趣。”

    “跟当时推演的乐观结果大差不差。”

    “接着来看,依托亚平宁山脉防守的佛罗伦萨兵团有三十万大军,还有法军五万、美军八万,足够撑上好一阵子了。”

    一众高参在津津有味的谈论,周长风也盯着精致的沙盘走神。

    因为阿尔卑斯山脉的阻隔,德军无法投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即便步兵部队的战斗力也相当可观——甚至称得上强悍,可是最终没能歼灭意军重兵集团。

    步兵翻越阿尔卑斯以后,在航空兵支援下硬冲要塞和筑垒地域,还成功撕碎了波河防线,这当然值得夸耀。

    只是徒步步兵的推进速度实在有限,而意军的撤退速度却很快。

    意军在一开始丢失了制空权,但后来却渐渐扳回一城,又有英美航空兵前来助阵,迫使德社空军无法肆意轰炸,有效掩护了撤退行动。

    因此,最终的结果不太理想。

    共31万人的波河集团军损失约10万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