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十面埋伏

    第五十一回 十面埋伏 (第2/3页)

梯式地貌。越往东地势越高,地形越不适应骑兵的冲锋。

    不一会儿,两支人马都进到一个山坳中。

    山坳两侧的地形并不高,但利于埋伏。

    赵元亮身经百战,立刻发现情况不妙,勒住战马。

    他大手高高的一举,身后骑兵陆续止步。

    骑兵想要在这里向两侧冲锋,等于是仰攻。

    再加上冰天雪地,地面非常的滑,敌人只需要用滚木礌石就让骑兵的冲锋受阻。

    “不好!赶紧撤出去!”

    话音未落,赵元亮就听到战鼓声响起。

    咚咚咚……咚咚咚……!

    整齐的鼓声,搭配异常整齐的步伐,敲打在赵元亮及麾下骑兵的心上。

    每个骑兵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很快,山坳两侧高地出现了长枪兵。大旗在风中飘扬,旗帜上写着旗号——水字营,火字营。

    与此同时,山坳的前后两侧也出现兵马,后边是骑兵,前边掩盖在雪下的拒马阵被扫开,拒马阵后面出现了弓兵。

    赵元亮的心沉入谷底。

    更让他感到震惊的,是那杆旗帜的出现——杨。

    弓兵自觉让出一条道路,杨承应策马出现在拒马阵后面。

    “赵兄,别来无恙。”

    杨承应在马背上,向赵元亮抱拳施礼。

    赵元亮还礼,冷冷地道:“原来是你的阴谋。”

    他望到杨承应身后的所谓贼兵头领,竟是一个和杨承应年纪相仿的年轻小伙,便知道自己一切的行动,都落入了对方的算计。

    “赵兄,你我曾是同袍。我有一事不明,请赵兄告我。”

    杨承应胜券在握,依旧温和的问道:“为什么赵兄背叛大明,投靠建虏呢?”

    赵元亮冷哼一声,没好气道:“大明从上到下,哪个将领不冒用军饷养家丁,凭什么只逮着我一个人不放!”

    明朝中叶以来,由于卫所制度崩溃,明廷开始施行募兵制。但又不能抛弃原有的制度,于是搞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私养家丁。

    将领俸禄不足以养家丁,就贪墨军饷,拿军饷养家丁。

    对此颇有了解,杨承应便问道:“赵兄是熊经略的亲信,为什么不告诉熊经略,请他为你做主?”

    “我怎么没有找过熊经略!可是,熊经略和王化贞不和,王化贞不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