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方震孺

    第五十九回 方震孺 (第2/3页)

方巡按带着朝廷给的赏银和从登莱运来的粮食抵达旅顺港,已经和罗三杰一起往我这里赶来。”

    “这么急?是前线出了什么事吗?”

    在茅元仪的印象中,朝廷办事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只有事情已经非常紧急才会这么迅速。

    “奴酋率领大军扫荡海州卫后,直奔三岔河,极有可能进攻广宁。辽东巡抚王大人在广宁立足未稳,经略熊大人麾下兵力又极少。”

    杨承应说着,用一根树枝在地图上划出了后金大致的行军路线。

    过了三岔河就是西宁堡、沙岭驿、西平堡,盘山驿等,广宁卫已经近在咫尺。

    失去广宁,再南下就是大凌河堡,然后是锦州!

    一旦失去锦州,整个东北都将不归朝廷。

    难怪朝廷这么着急!

    想到这里,茅元仪开始好奇杨承应希望他干什么,便问道:“将军有事只管吩咐,现在情况如此紧急,免去那些客套。”

    “好。”

    杨承应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请止生代我迎接巡按方大人,顺便把我们这里的情形提前告知方大人,不知道止生兄愿不愿意?”

    茅元仪一怔,他终于听出来了,自己不是去迎接方震孺,而是去提醒方震孺,这里实际上是谁说了算,让他别搞事。

    至于为什么选择他呢?

    自然是因为他是《武备志》的作者,在京城有名。

    如果是在平日自己一定不会去,还会转过头来把杨承应臭骂一顿,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

    前线战事吃紧,经不住内耗。

    想到这里,茅元仪道:“没问题,我这就去迎接他们。”

    “多谢。”杨承应高兴地说道,“罗三杰早就过了得利赢城,距离咱们这里已经不远,有劳止生兄。”

    “行。”茅元仪起身,向杨承应告辞后,转身离开。

    杨承应长吁了一口气,总算是说服了茅元仪。

    说实在的,自己还真没把握说动他。可是自己手下能和京官说得上话的人,目前只有他。

    看着烧得正旺的木炭,杨承应有些心疼,把一些细灰轻轻掩住火红的木炭。

    做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