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名臣良将

    第九章 名臣良将 (第2/3页)

    这在朝堂之上,这可是非常难得的品性。

    东林党众人推荐刘一燝,韩爌,钱龙锡等人入阁,试图打造一个完全属于东林党的‘众正盈朝。’

    对于这些推荐,李云泽一个都不允。

    他目光示意王承恩,后者当即捧着一张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孙承宗...徐光启...张春...孙传庭...温体仁...”

    内阁增补了五个人,加上留下的李国普算是够数了。

    这其中孙承宗是东林党人,而且资格很老,这没什么好说的。

    可剩下的那几位,东林党都不认,顿时就在朝堂之中鼓噪起来。

    李云泽可不是好面子的朱由检,当即示意鸿胪寺丞“咆哮朝堂,当如何处置?”

    “当廷仗。”

    “拉出去打!”

    大汉将军们当即应声唱喏,涌上来将那些大喊大叫的东林党都给拖出去。

    毫无疑问,李云泽这是在立威。

    此时阉党倒台,东林党的大佬们不是挂了就是被去职在家,朝中只有小猫两三只。

    这就是李云泽掌握大权最好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至于说廷仗会让挨打的人有名声有面子什么的,李云泽压根就不在乎。

    东林党的这一招能恐吓朱由检,却是吓不到他。

    敢闹事就打,打到服或者打到死。

    “孙承宗为内阁首辅,温体仁为次辅。”说完之后,李云泽起身“退朝。”

    孙承宗的大名自不必多说,全家殉国的忠臣名臣。

    徐光启大科学家,入阁之后主管工部最为适合。

    张春看似名声不显,可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名臣。

    他是举人出身,与野猪皮血战多年,击杀过诸多后金大将。

    大凌河之战兵败被俘后,与投降了的洪承畴不一样,选择了绝食殉国。

    有能力又有忠心,当然有资格入阁。

    孙传庭不必多说,明末与卢象升齐名的双壁。

    至于说温体仁,毫无疑问是个奸臣,可李云泽却是选择了他入阁。

    原因很简单,孙承宗是要被派去辽东出任都师做战略指挥。

    张春也要去辽东做战术指挥。

    孙传庭要去陕西应对流寇,徐光启是做技术的。

    剩下的温体仁与李国普,就是李云泽专门留下做应声筒用的。

    控制住内阁,才能方便李云泽拯救大明。

    回到御书房,李云泽嘱咐王承恩“伱去传旨,诏几个人回京。”

    “满贵,赵率教,曹文诏,曹变蛟,卢象升。让他们各自带领本部兵马入京。”

    崇祯朝能打的名将其实一点都不少,只是都被坑的太惨。

    李云泽提到的这些,都是堪称顶梁柱一般的存在。

    对大明军队早已经失望透顶的李云泽,决心重建新军。这几位名将,就是他内定的新军统帅。

    “还有。”

    李云泽想起了那位一直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毛文龙“给东江镇送十万两的赏银,再送二十万石粮食,御酒百坛过去。你亲自去一趟东江镇告诉毛文龙,朕没忘记他们为大明做出的贡献,让他们好生做事,光复辽东之后必有重赏。”

    “再传旨,起复孙元化为登莱巡抚,总督接济东江辽东各处后勤事。派遣一队锦衣卫跟孙元化一起去登莱,把那些搞海运漂没的魂淡都斩了抄家!”

    王承恩恭恭敬敬的行礼“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